正文 蓋座教堂做婚慶(1 / 1)

——這會改變中國人的結婚方式嗎?

前沿

作者:曲琳

談及婚慶產業,多數人都會覺得既沾喜氣又好賺錢,曾在日本待了八年的柳華在2010年與朋友一塊回國創業,而他們在婚慶市場掘金的敲門磚卻是蓋教堂。

在歐美與日本,結婚往往要在專門的地方完成。尤以日本為例,新人與親友一起到外地專門去舉行婚禮的旅行婚禮方式能夠占到整個婚慶市場比例的10%,這成為“華德培”這家能夠登錄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婚慶公司的主營業務;而目前最主流的方式則是將婚禮放到婚慶公司創建的“婚禮基地”進行,先到那裏的禮堂舉行婚禮,然後請嘉賓在旁邊的賓館就餐,每家公司還會擁有幾個不同風格的一站式“基地”供新人挑選。

柳嘩認為,中國的婚禮多數以“鬧”取勝,婚禮和婚宴在酒店現場一網打盡,但披上西式婚紗走在中餐館裏的景象畢竟有點不倫不類,更多年輕^希望在教堂裏走完婚禮儀式。雖然對一站式“基地”的模式很認同,但這並不適合自己:專門為婚宴創建—家賓館的風險很大,要保證專做婚宴的專一性,但是婚禮火爆的時段普遍集中在幾個月中,且多在周末,要承擔外聘廚師的費用和淡季的租金,相當於為自己增加創業難度。

最後他決定,幹脆簡化些,先建個教堂,把為新人舉辦婚禮的業務作為切入口,而婚宴部分外包給其他簽約賓館。此教堂並非人們做禮拜的教堂,無法行使宗教儀式功能,隻是專供新人舉行婚禮的禮堂,座位安排得不多,擺滿長倚也就能容納1013餘人,可以保證一定的私密性。當年12月,這座投入近200萬元,吊頂很高,四周玻璃窗呈藍色,長椅用鮮花裝飾,稍顯狹長但通透感十足的“8克拉創意婚禮會所”出現在上海虹口區的一個創意園區中,他的生意也隨即開啟。

在這個西式與日式結合的場地中,婚禮會有標準化的流程,也可以由婚禮策劃師進行個性化策劃,現場配以花瓣雨、鮮花略引,還有DJ播放的背景音樂以及專業唱詩班的細節。正式典禮前會有彩排,柳華還為此配備了一個職業“督導”,相當於導演一樣確保流程利。最有“催淚彈”效應的是朗讀證婚誓約後用羽毛筆簽署的部分,不少在這裏舉行婚禮的新人者噲淚灑現場。

不過這個現成的場地僅做婚禮遠遠不夠,柳華將婚禮事宜按照時間段拉開:求婚、訂婚、結婚登記、婚禮、結婚周年紀念日……似乎大有施展空間。在西方,訂婚與結婚登記都會進行儀式化,現在的年輕^肯定不會拘泥於在紅色背景拍張照片,這幾個重要的儀式也是他的品牌“8克拉”主推的項目。

有趣的是,柳華覺得婚禮是個無法做先行體驗的事,但是擁有這家教堂卻能將婚禮做成“體驗式營銷”,在問卷調查中,選擇這裏的30%的新人願意繼續在這裏舉辦之後的紀念日。雖然兀家日本婚慶集團也在上海做了“一站式”基地,但柳華希望將他的教堂計劃進行到底,在上海這座足以將時尚輻射到周邊區域的城市開幾家背景和風格各異的“連鎖教堂”,而每家教堂每季也會更換不同主題布置。

與此同時,教堂旁邊理所應當地出現了8克拉旗下影樓,進行婚紗攝影、婚禮MV拍攝的業務,同樣可以教堂為背景。愈發“剛性”的婚慶產業需求讓他決定繼續將產業鏈拉長,婚紗禮服定製、鑽石銷售也是他的商機所在。這些副業各有特色:婚紗攝影是最傳統也最穩定的業務;婚禮MV在上海愈發流行且利潤較高;鑽石生意的幾家大牌地位很難撼動;婚紗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新郎禮服卻是個目前連品牌都沒有的藍海。如果8克拉能夠根植在上海年輕^心中,打通產業鏈以乎也會有所作為。

柳華的計劃中,承載“禮堂儀式”生意的教堂是個噱頭,也是個平台,聚集到一定數量的顧客,然後可以順利用品牌效應做到攔截,用禮服、鑽戒與教堂三點支撐起,將8克拉旗下業務串起來,還可以有買鑽石送婚紗與婚禮等多種綁定銷售的方式。由於幾個儀式的零售價格定在2988元,希望這部分中高端用戶更容易形成此後延伸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