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告別團購(1 / 2)

起步

作者:韓拓

陳歐是如何一步步撕掉聚美優品的化妝品團購外衣的……

今年三月份的一天,在霄雲路國航大廈24層的一間辦公室裏,紅杉資本合夥人計越端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一麵翻閱著陳歐所做的企業策劃書,一麵思考著。許久,計越抬起頭問坐在對麵的陳歐:“你們做的到底是傳統B2C還是團購?”聽到這個問題,陳歐感到計越問到了自己的心裏,因為,這個問題也是一直以來陳歐所思考的問題。“模式是可以隨時靈活應變的,但是我們要考慮一開始如何布局市場。我們最初就是向傳統B2C方麵發展,團購隻是一個殼,但是核心是傳統B2C。”陳歐如是回答計越的提問。

說到傳統B2C和團購之間的模式選擇,陳歐似乎總是與潮流相左,“如今,在團購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問題的時候,我卻覺得團購會有一個很好的前景。但是到目前為止,我覺得化妝品不適合團購,而更適合垂直B2C。”一年前,陳歐帶領自己的團隊做起了中國第一個女性化妝品垂直團購網站。

“化妝品市場總量大,而且與其他B2C網站的直接競爭也有限,所以我們選擇了細分領域的垂直模式去做這樣一個網站。”當時,網站的名字叫團美網。沒想到,團美上線的第一個月就獲得了10萬元的銷售收入,而不到五個月注冊用戶就已經迢過10萬。“這些注冊用戶的回頭率非常高,幾乎達到百分之百。”經過了幾個月的經營,團美的日單量達5000單、銷售業績每個月已經超過2000萬。

然而,快速發展中的團美也會麵臨很多行業帶給企業的問題,“我們的產品價格並不算低,尤其是和其他團購以及淘寶相比。有些產品是打折銷售的,但是折扣很低;還有一些產品則是以附加贈品的形式銷售。”可以看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氛圍下,團美並不占據價格優勢。陳歐於是考慮到了轉型,“說是轉型,其實隻不過是更突出了傳統B2C的要素,團隊、資金都沒有變化。”

其實,轉型對於陳歐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陳歐說:“我的轉型有點兒誇張。像有些企業轉型是從某一個細分領域進行調整,我直接就把原來的東西全部否定、重新開始的,這個東西倒是比較戲劇化的。”這話還得從陳歐的海外經曆說起。

幾年前,陳歐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讀大學四年級的時候,靠著一台筆記本,在自己的宿舍裏創建了網絡對戰平台Garena。這個平台吸引了數量龐大的遊戲玩家。不久以後,由於到斯坦福大學就讀MBA,陳歐賣掉了遊戲平台。不過這為他積累了第一桶金。後來,陳歐又將視線投向了遊戲廣告,“當時主要是做一些網頁遊戲上通過內置廣告獲利。比如說你是遊戲用戶要買遊戲幣,以前是花錢去買,現在你可以去注冊賬戶或者安裝軟件,我們會送你遊戲幣,這些東西當時在美國做得相當火,但是這種商業手段在中國是沒有市場的。”陳歐說。

對於陳歐來說,這兩次創業經曆不僅讓他感到中國市場和外國市場存在差異,也給他留下了一個最大的財富一團隊。“跟我一起的是兩個小兄弟:一個是我新加坡的小師弟,我做第一家公司他就跟著我幹了,他是做技術出身;另外—個是斯坦福的同學,他選擇了休學,之後回國跟我一起創業。”每當提起自己的團隊,陳歐都抑製不住自己的自豪感,“在選擇將團美轉型為聚美優品的時候,紅杉資本在投錢的過程中也就是看中了我的團隊。我們的團隊執行力很強,或許因為我個人比較強勢,要求也很嚴格,做事兒還是很拚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