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為另類懸疑小說寫手的duang~duang~秘笈(1 / 2)

成為另類懸疑小說寫手的duang~duang~秘笈

黑暗選修課

作者:葉聰靈

想做另類的懸疑小說寫手?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千篇一律的題材中,在早已令人厭倦的類型中,麵對越來越聰明的讀者,你的小說想要異軍突起,難度可想而知。結合近十年的懸疑小說寫作經驗,小葉想和大家分享幾點做另類懸疑小說寫手的秘技。當然,這絕對隻是葉式原則,不代表適合所有人,也不代表權威,但如果親們能照做幾條的話,說不定會收獲不小。我不是吹牛啦!嘿嘿。

你可能會說,我是一個剛剛起步的菜鳥寫手,我隻能通過拜讀別人的作品來借鑒和成長啊!但是,我的歪理是:最好不要看別人的原著,即使是再大的咖。有一個特別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看了,就會有模仿的痕跡。為什麼呢?因為人類的記憶本能,也由於欠缺經驗的無所依靠感。你最初的作品或多或少一定會有你拜讀過的,或者你特別喜歡的小說家的寫作痕跡。或者是類型,或者是語言風格,或者是布局,總會有模仿的影子。

你可能會說,隻要能寫出一篇好的小說來,模仿又能怎樣?但我不欣賞這樣不帶種的言論,我更欣賞你會說:我沒有模仿名家,但我自成一格的小說還是得到了編輯和讀者的認可和喜愛。不得不承認,曆史上凡是有所成就的小說家,都有獨樹一幟的自我風格。他們不模仿,他們標新立異地創作。比如,很拽的美國越界小說家恰克·帕拉尼克,他的小說風格古怪離奇,卻絕對深刻震撼。代表作《搏擊俱樂部》《隱形怪物》和《腸子》。當然,小葉依然沒有看過原著,隻看過原著改編的電影。但我的直覺告訴我,這位小說家,絕對不模仿,因為他的古怪讓他實在無法看到任何其他知名作家的影子。

你又會疑惑,不模仿,我就是不要看書了?不學習寫作了?No!你要看,還要看更多。但我建議你隻看素材和理論,比如海量的案例、新聞、報告、論文等等。看這些之後,你的腦子如果確實是寫作的腦子,它就會形成很強的邏輯思維構建能力,以及超凡的素材重組的能力。再結合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你的內心哲學,一篇不錯的懸疑小說就可能由此誕生。因為你沒看過其他人的作品,所以你沒有能夠模仿的記憶,於是,你硬生生寫出了自己的小說。也許不夠好,但至少,那是獨屬於你自己的,獨一無二的。

唉……這個原則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太多的題材被太多的人寫作的泛濫了。你應該知道,泛濫了之後的結果:很難脫穎而出,很難引起讀者的好奇。所以,現實也逼迫你必須選擇小眾的題材。看看《盜墓筆記》是怎麼成功的吧!你就明白了小眾另類題材是怎麼火出了一片天,成就了一個懸疑小說的寫手。

靈異和鬼,要謹慎。在內地這是敏感話題,審查都可能會讓你的小說死亡。好,就算可以過關,但在太多的鬼魂小說中,你想寫出獨樹一幟,恐怕是太難。除非你有鈴木光司的《午夜凶鈴》和大石圭的《咒怨》那種本事,否則,別寫這種題材。殺人狂?別寫!你不會超過美國的各種變態小說家。精神錯亂?別寫!你不要超過各種對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都有數年研究的專業人士。推理偵探?別寫!你不會超過像阿加莎或者東野圭吾那樣的小說科學家。

啊?都不能寫?那幹脆不要寫小說了!你可能會說。我就是建議你這樣逼迫自己去尋找素材:要是世麵上大多數的素材都有人寫過,並且十分出色了,我還能找到異於他們的素材嗎?別說你找不到,就看你是不是真的去找了。我隻能說,你隻要找到一個怪咖素材,你的小說就等於成功了一半!退一萬步講,即使隻是看你挑選的另類到令人瞠舌的素材,編輯和讀者也會看下去的。所以,選材小眾,你已經成功了。

角色的設計也是一門大學問,但我覺得你不必太過研究,因為如果你本人足夠奇怪,估計你設計的角色就足夠奇怪了。所以,不得不承認,角色設計這個問題,其實是個很個人的“小說潛質”。比如金庸的武俠小說吧,天生童姥,桃穀六仙,黃老邪,東方不敗,小龍女……哪個不是怪咖啊!光這些角色的設計就足以位金大俠的小說增光添彩了。

你的角色,要麼性格古怪,接近變態與瘋子的邊緣;要麼有心理疾病,動不動就發作;要麼有常人難以忍受的怪癖,時刻令人不怎麼舒服;要麼遭遇奇特,奇特到簡直就是一個絕世奇葩;要麼價值觀雷人,他的思考哲學無人能及;要麼愛情糾結,專門愛不可能的人……總之,他/她一定要有多古怪就多古怪。否則,你讓讀者看什麼呢?要在你的小說裏,去看到他每天都可以看到的人啊?永遠記得:小說,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滿足讀者的幻想。你都讓人家沒什麼可幻想的了,他還看你的小說幹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