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未來

卷首語

2015年7月15日,終將被載入人類航空史。

曆經近10年、約50億公裏的飛行,“新視野號”探測器於這一天到達了距冥王星最近的位置。距離為1.25萬公裏。

真實版的星際穿越。人類孜孜不倦探索極限的勇氣和行動,總是在我們心頭,燃起文明之光,希望之光。

與此同時,刷爆很多國人朋友圈的,卻是某品牌的試衣間視頻。

於是,新一輪的爭議來了:同樣在提升影響力,一個超越人類探索極限,一個拉低文明底線?

可以做簡單地對比麼?我們不讚成。類似的比較進行過太多回,反而暴露其邏輯缺陷:以不同維度上的事物,做簡單的比較,未免有田忌賽馬之嫌。以彼上駟,賽我中駟;以彼中駟,賽我下駟,近似於,以東施賽天仙?

不做簡單的類比。因為不同的文明,自有其不同的發展階段;文明、文化,星河燦爛,阡陌縱橫,也絕非隻有一個路徑可以依循。但人類總有共同仰望的方向,那便是智慧與光明之光。

地球母親身陷資源枯竭之苦,世界各國貧富不均,戰爭之虞、可怕的病毒、氣候異常、自然災害隨時來襲共同的困境,都在呼籲人類,不做簡單的比較、對抗,而是在不同中尋找“同”,發現彼此的美好,然後攜起手來,一起探索更遼闊的世界未來世界可能出現的各種不確定與恐慌,也許就會因這些團結和智慧而消除。

未來世界,關我屁事?

你會問。我還有房子沒有買,女朋友沒有追,大把大把的錢沒有去掙

是,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現實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我們要去關心冥王星,關心遠在天邊的問題與我不相幹的人類?

別著急。1970年,讚比亞修女問過NASA馬歇爾太空航行中心科學副總監Stuhlinger博士同樣的問題。

博士給她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伯爵有一天接待了一個科學怪人。此人將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不僅將城堡提供給他,供他無償使用,更為他的研究項目,花費了大量金錢。

鎮子上的人們不幹了,“我們在受瘟疫的苦,你卻允許這個人,花那麼多的錢做無用的事?!”

“等等,再等等,我相信有一天,會得到回報。”

他得到的“回報”是豐厚的。科學家帶給了他前所未有的“玩意兒”——顯微鏡。顯微鏡大大推進了世界醫學的進程,給無數病患者帶來福音。

《星際穿越》裏,庫珀、布蘭德等科學家,冒著終生無法與子女重逢的風險出發,何嚐不是抱著這樣的初心?黃沙漫漫、高溫、幹旱,仿佛是對現實的隱喻。科學家希望在“末日”來臨之前,為人類探索出異空間的通道,重建生命與希望的基站。而安納·海瑟微的一番話,說出的,不僅是她與她迷失在太空中的未婚夫之間的故事,更是解決終極問題的答案:

“愛不是人類發明的東西,它一直存在,而且很強大,是有意義的。愛是唯一能穿越所有維度的矢量。盡管我們還不能真正地理解它。”

它,值得我們“風塵仆仆”“不遠萬裏”,不遠“億萬光年”去追尋。

在“新視野號”悄然抵達冥王星附近時,在中國,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正夢想以科技,以智慧,點亮希望之光,文明之光。2015年10月,共青團中央舉辦的“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全國總決賽,即將拉開戰幕。這個夏季,全國性的科技夏令營、創客夏令營,如靈動活潑的螢火蟲,翩然起飛,星星點點,流光奪目

在這個星球上,渺小的我們,所做的每一點努力,是為了許“未來”,一個更好的未來。

也許,今天還無法感知,但未來,在時空某一個點,在美麗的星河譜係圖上,會看到,一定會看到。

責任編輯:李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