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華把選定修建野豬養殖場的山坳,取名野豬林。用他的話說,就是這個名稱通俗易懂,而且好記。
地址選定之後,張清華和父親張躍進以及張大魁三人就地開始商量野豬林該如何修建。隨後,他們根據自家現有的建築材料和十三頭野豬目前的狀況,很快便完成了野豬養殖場的施建規劃。
說是規劃,其實也就是清理溪水溝裏的亂石,搭建一個結實地能夠遮風擋雨的大柵欄蓬,以及在山坳出口處修建一道牢固的石砌高壩等三項工作。此外,他們還準備在石頭高壩建成之後,在大壩左後方修幾間木屋,用來住人和儲存野豬所需的糧食和草料。
規劃定下來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賣力氣開始幹活了。這時張清華卻想將父親張躍進支走,不願老父親跟著自己一起受累。
隻見張清華對父親張躍進說道:“爸,現在養殖場已經決定就建在這裏了。剩下的事情,有我和大魁來幹就行,您還有其他事情要做呢!”
張躍進聞言後,便知道這是兒子不想自己受累才這樣說的。對於兒子的孝心,他心裏是很高興的,可是他卻不願這麼做。
於是他沉著臉說道:“怎麼,你小子是不是覺得老子已經老的不中用了,嫌我在這裏礙事?說說吧,有什麼事需要我做的。若是你說得不在理,就別怪老子翻臉了!”
張清華聽後,嘿嘿地笑著說道:“爸,看您想哪去了!您老是什麼人,那可是咱家的統帥,負責的事情全是需要運籌帷幄的大事!眼下這些拉車搬石頭的力氣活,就得是我和大魁這些年輕人應該幹的事情,您老要是親自幹這些活,那不是大材小用了嗎?”
張清華說著話的時候,看到父親的臉色陰沉了下來,於是也不再囉嗦了。他接著說道:“嗯,確實有許多事情需要您和大伯、三叔他們幫忙解決。第一件事就是下山去買些成年母豬回來,越多越好,最好是已經成年能下崽的母豬。我這次回來的時候,順帶取了五萬塊錢帶了回來,都讓媽收著呢。您回家直接跟媽拿就行,不夠的話,再讓大魁進城去取錢。
這事最好您跟大伯他們分頭到臨近的各村都跑一跑,買母豬不怕多。幾十頭可以,上百頭咱也不嫌多,總之是多多益善。您看這事是不是得你們親自跑一趟,畢竟你們跟臨近的鄉親們都熟悉,而且還了解眼下的行情。”
張躍進聽到兒子張清華的話後,點頭說道:“嗯!行,算你說得在理,這事確實該我和你大伯他們去辦!若是你們這些小年輕人去村裏買豬的話,人家即便是想賣也不會賣給你們,弄不好賣給你們的母豬就是病豬。還有什麼事,你快說。”
張清華看著父親答應了,笑著繼續說道:“爸,你們下山買回來的母豬,一定要雇車拉回來,千萬別省錢。這第二件事情麼,就是您最好能夠找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來幫忙,工錢咱可以給人家開高點;要不,長期雇用他們也行!咱們這養殖場從今天開始就少不了要用人,以後更是如此,所以招工是早晚的事情。否則,我和大魁兩人就什麼事情也別想幹了,得天天守在這裏。嗯,要是能找到養過野豬的熟手,那就再好不過了,這樣以來咱們就省心省事多了!不過,無論是什麼人,這人品得靠得住才行,否則咱們寧可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