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雜壇“最糾結情侶”:孿生兄弟愛有新天地(1 / 3)

雜壇“最糾結情侶”:孿生兄弟愛有新天地

作者:老戈戈

他,他,還有她,是三合一的一體。一個是“底座”,一個是“二節”,另一個是“尖子”。 12歲開始,他和他一次又一次,以剛勁有力的臂膀,合力將美麗的她像天使般高高托起。三人的配合如行雲流水,驚險刺激,美輪美奐,仿佛舞動著高難度芭蕾。

《綢吊》。《口技》。《轉碟》。《對手》。無數場無數次默契的表演,直到,走出國門,斬獲國際大獎無數。

然而,有一天,他們突然吃驚地發現,頭頂上飛舞的那個美麗女孩,竟是他們共同的所愛。他們可以共同擁有所有喜歡的東西,唯獨愛情,無法共有,無法出讓。於是,曾經的默契變成了角力,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弟弟手一伸,哥哥摔倒在地,嚴重骨折……

直到有一天,他們終於走出這段初戀迷途,他們說:我們要感謝第四個人。

誰,是挽救他們愛情的第四人呢?

徐州小燕子飛來了,三人行“力量組合”所向披靡

鄭文軒與鄭明軒是一對孿生兄弟,1984年8月出生,家在江蘇南京。父親鄭永榮,是南京自行車總廠黨支部書記 。母親吳月蘭,為江蘇省一省級機關的物業管理處主任。

兄弟倆小時候便形影不離,好得像一個人。1989年,5歲的兄弟倆因瘦小,破格被江蘇體校錄取練習體操。1993年,南京雜技團招人,兄弟倆轉行學練雜技,老師們發現,這是一對雜技神童。1994年,兄弟倆在三個月內練成了史無前例的前空翻,——這個前空翻,一直是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高難度動作。同年,兄弟倆分別獲得江蘇省雜技比賽金獎、華東六省一市金獎、全國雜技比賽銀獎。

那時,兄弟倆隻有10歲,卻整天住在雜技團。白天是枯燥的練習,夜深人靜時,寂寞的兄弟倆便擠在一起,趴在窗口,看著夜空,想念著遠方的爸爸媽媽。

終於有一天早晨,他們正在練功時,團長突然走了進來。團長的背後,跟著一個瘦弱文靜的小女孩,白白的臉,綠色的連衣裙,稚嫩得就像一隻剛出窩的小燕子。團長說:“今後,你們三個一起訓練。”

於是,兩人行,變成了三人行。

女孩名叫廖衡娟,出生於1988年,家中獨女,江蘇徐州人,父親是教師,母親經商。因為她自小柔韌性特別強,常常能模仿電視中的節目做一些劈腿等高難度動作,所以被江蘇雜技團特招。

在此後三年基本功練習中,三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1996年,三人行的第3年,他們仨即以一合演節目獲得江蘇雜技節金獎。1999年,三人首次合作的《鬆竹梅——頂碗》獲得江蘇省雜技比賽金獎、華東六省一市金獎、全國雜技比賽銀獎。

2000年, 三人開始出國演出。一台演出的10來個節目中,他們的節目常占一大半。這一年,在法國舉行的國際雜技節中,他們拿下份量最重的“總統獎”。

如同嫩芽春天裏要出土,少年的唇上悄然長出柔嫩的胡須,依然是一樣的步調一樣的歡顏,連胡須和變聲期的嗓音都完全一樣。望著靈敏可愛虎頭虎腦一雙筷子般齊刷刷的兩個半大小子,媽媽嘟噥著:“文文,明明,媽媽都分你們不清,將來你們找媳婦了,我的兒媳又怎樣來分清你們?”

媽媽的話,一語成讖。

2006年3月,美國一家演藝中心邀請南京雜技團6月赴演。對方在其節目清單中,點明必須有“頂上芭蕾”一節目。恰在其時,演這個節目的組合正好在歐洲巡回演出,檔期都已排滿,無法在約定時間赴美。“頂上芭蕾”節目雖然隻需要一男一女出演,但難度很大,什麼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排練出來?

雜技團領導一籌莫展時,偶然間看到鄭文軒與他弟弟,突然萌發一個想法:他們長得太像了,就讓兄弟兩個演同一個男的,觀眾無法看出來。於是,雜技團將男主角的動作一分為二,兄弟倆練習不同的動作,在台上再合成,結果,才短短兩個來月時間,他們三人就成功、嫻熟地排練出了這個節目。

演出正式開始了,在優雅的音樂聲中,“東方天鵝”踮起腳尖,站在了在“王子”的頭頂上、雙肩、手掌上,輕靈地跳起了芭蕾舞……刹那間,全場驚豔。

謝幕時,美國觀眾這才發現,剛才的一個“王子”,原來竟是由兩個一模一樣的男孩扮演的。如潮的掌聲響起。如夢似幻的舞台燈光傾瀉而下,廖衡娟婷婷玉立其間,仿佛一個纖塵不染的天使。也許是緩解緊張,廖衡娟衝著鄭明軒皎潔一笑,眼裏是如水的溫柔。鄭明軒一下子驚呆了,他突然發現這個在舞台上與自己相伴多年的女孩是如此美麗絕倫,令他無法自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