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兒被安夷山小黃仙點破身份,不好久留箭阜村,正駕起紅雲欲返離恨湖。忽而轉念一想,既已到了東海地麵,不如趁今日空暇,沿海轉一遭,了解一下風土人情也好。
一念及此,空中踅身北去,行約百裏地麵,突然雲海之上,有碧光閃耀。
她心頭一顫,決定降下紅雲,一探究竟。
腳下是一帶平原,北望群山綿延,南下的餘氣東南兜收,正東麵上結成一個大玉屏,此山因此得名玉屏山。山上草木繁茂,林蔭蔽日。西麵一帶雲水嶺,飄逸如輕紗。順正北群山山穀流來一道山溪,溪流時急時緩,繞雲水嶺東,南去再兜回玉屏山腳下,蜿蜒東北,拐過玉屏山後,流去不見。
更妙處,站立在平原中心南望,沿河彎彎一溜翠竹,形成一個玉幾案,玉幾南邊隱約一個村莊。村莊上空紫氣繚繞,可見此地,真是含蓄著修仙出聖的祥兆。
胡雪兒暗暗歎道,好一個修行的去處。想不到東海郡裏還有這等風水寶地,待我了卻三寶郎的心事,他年若是有幸,在此覓個修煉之所,豈不美哉?又一想,這裏玉石生輝,懷金川媚。似此靈秀之地,一定早有修道的仙靈也未可知。
她降下雲端,向溪邊竹林小徑走去。不知不覺,就到了玉屏山腳下。驀然抬頭,前麵地上跪著一位綠衣女子,不知為何,正嚶嚶地哭泣,香肩抖動,哭的既冤且悲。
“姑娘,何故在此哭泣?”
綠衣女子低著頭,口稱:“紅霞玉女,救我一命。”
“你是誰?有什麼難事,一個孤身女子,處在山中林蔭,不害怕嗎?”
“紅霞玉女救我。小女子俗名玉蟬,本是玉屏山上修道的精靈。”
胡雪兒大吃一驚,她竟然知道我的底細?怪不得雲端裏我心頭一顫,原來此地尚有還有一段公案未了。
“姑娘,別怕,你抬起頭來說話。”
綠衣女子慢慢將酥首微抬,但見姑娘一身翠綠輕紗,纖腰約裹,嬌臀翹楚。雙山抽秀,靈突有致,長發垂肩,蛾眉如畫。一雙大眼,顧盼飛揚,流轉生情。最是那十指纖纖,輕抹淚痕,如風拂春花,嬌喘細細,一陣香氣彌漫。令人一見,既愛且憐。饒是胡雪兒這等品貌,也被麵前的綠衣女子打動心扉。心下暗道,若是真有什麼冤情,我倒要管一管閑事。
玉蟬一邊啜泣,一邊斷斷續續講出事情的始末。
玉蟬姑娘是原玉屏山上一隻樹蟬的精靈,在此修煉,年複一年,日複一日,與周邊居民和睦相處,已經三百餘年。
自從東海來了比目怪,方圓幾百裏地村莊,無不深受其害。
玉屏山西南,隱約的一帶村舍,村名淩家灣。自玉蟬修道之時,便已存在。莊上有一戶人家,東家名叫淩肇機,世世代代詩書繼世,忠厚傳家。因而得到東邊玉屏山土地神的佑護,每次比目怪沿海興風作浪的時候,任憑風浪再猛,總不能漫過玉屏山。非是那比目怪妖法不高,實在是老淩家福緣深厚。
時日既久,比目怪惱羞成怒,就鳩集東海郡,上百邪祟鬼怪,一齊糾纏土地神。趁他分神功夫,興起更加猛烈的惡浪,翻滾巨大的軀體,企圖將玉屏山移到海底。如此,淩家灣失去玉屏山的佑護,必定難逃厄運。
土地神情急之下,求救於我。玉蟬自知,精靈之體,修道之身,不可逆天而為。故而比目怪興風作浪時候,玉蟬略施道法,以平生修煉而來的道氣,在玉屏山上化作一杆紫雲旗,比目怪的逆波濁流被紫雲旗鎮住,難越淩家灣半步。兩下合力,淩福主又一次幸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