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靈魂=超弦?(1 / 2)

萬物有靈,但靈魂到底是什麼?當科學還沒有辦法解釋的時候,宗教、玄學幫忙回答了這個問題,這些解釋的根本原因就是勸人向善。所以對於靈魂的來處與歸處都理想化了,講因果,分善惡,善者升惡者降,善者成仙惡者為魔。

信仰在人類曆史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即使在戰火四起天災連綿的時候,人們也心存希望。信仰能讓深陷絕境的人走出困頓,能讓殺人如麻者立地成佛。

但不管這種解釋再有積極的意義,這畢竟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說法,稱不上科學。所以科學界也一直在探索,試圖對靈魂做出一種更加合理更加唯物的解釋。

“靈魂是超弦,這種理論其實很早就有人提出來了。科學畢竟是一點點成長發展起來的,從細胞、分子、原子,一步一步向更深處探索,最終,科學界發現了超弦的蹤影。

弦理論是理論物理的一個分支學科,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是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誇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的線狀弦。弦的不同震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

弦有不同的震蕩模式和共振頻率,而這些不同就造就出了不同的物質。比如金銀銅鐵、飛禽走獸、蠅蟲蟻草,當然,也包括人類。”李劍侃侃而談,口中專業名詞不斷。

“超弦是人類的靈魂,而人類是動物的一種,既然人類可以有這麼高的智慧,那其他動物呢?為什麼沒有像人類一樣建立自己的文明?”蔣薇薇問問題總能問到點子上。

“不錯,萬物都有靈魂,但就像我剛才所說的一樣,靈魂是不同的,或許人類的靈魂比其他生物的要特殊。當然,對於超弦我們的了解還並沒有那麼深,這隻是我的猜測而已,但目前好像也隻有這種解釋才說的通。”李劍答道。

“哈,猜測,說來說去都是你的猜測啊。”薑衛國嘲諷道。

李劍不以為意,自然的解釋道:“科學就是在不斷的猜測實驗上發展起來的,這有什麼奇怪的嗎?無人駕駛的汽車,曾經也是‘科幻’,但現在變成了現實。可視電話、電腦,曾經在電影裏麵也是無稽之談,後來不也一樣製造出來了嗎?拜托,我是個科學家,但我也隻有一個人而已,能有現在的猜測已經很不錯了。”

“哎呀你說的什麼弦什麼粒的我聽不懂,反正季琴他們的異能就來自於靈魂,對吧?”項昭飛終止了可能的爭吵,簡單粗暴的說出了自己的理解。

“沒錯,那個試驗品每次使用異能的時候靈魂會就出現異常波動。”李劍點了點頭。

“但是怎麼可能呢?身體變成金屬,控製火焰,靈魂能做到這些?如果可以做到的話,那為什麼是現在,末世之前卻沒有人能做到呢?”項昭飛接著問道。

“弦諧振,這是我新發明出來的一個詞語。”李劍繞著桌子緩緩踱步,背著手開始解釋:“剛才我已經說過了,每種物質中都有弦的存在,它們無時無刻不在震蕩、扭曲、運動,並且遵循著各自的規則,這就造成了每種生物之間都有差別。但現在不一樣了,末世之後出現了一部分人的弦異變,能夠模擬同步出另外一種運動軌跡,就是我說的弦諧振,意思是超弦的共振協調。正是因為這種變化,你們,最終擁有了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