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製表課堂到製表工廠(1 / 1)

17日上午我來到了尚維沙製表工具博物館,在這裏設有製表培訓中心,也是VIP接待中心。製表課堂房間設在朝向太陽的一方,可以說窗明幾淨,窗戶幾近落地,保證了足夠的采光。今天為我們授課的是芝柏表資深的製表師MarcWilhelm先生,授課的內容為初級製表師課堂,即從製表學校畢業的學生,在進入芝柏表廠後需要經過這裏的培訓才可以進入初級製表師工坊。

裝配完了機芯後,我參觀了博物館裏各個時期的製表工具,想想當年自動化遠不如今時,製表工人使用這些工具,一斧一鑿地製作出為後世頂禮的作品實在令人感動,而這些工具的歲數比我們大很多,它們才是真正的活曆史。接下來我們就要去探訪芝柏表的心髒。芝柏表算得上經曆過石英危機且還擁有自己製表傳統的品牌,芝柏表擁有完整的機芯序列,其自產機芯型號超過了100個,這種全麵而綜合性的機芯供給模式讓芝柏表可以矗立在瑞士製表的一流水平。

我隨同芝柏博物館館長參觀了芝柏表表廠,從夾板車間到機芯打磨車間,再到組裝車間。正值午飯時間,表廠中很多製表師並不在工位上,這倒也給我了仔細參觀製表師工位的好機會。芝柏表擁有四大機芯:GP2700、GP3200、GP3300和GP4500,而這四個型號的機芯也支撐起了整個芝柏表的高端機芯。製表師離開工位,會隨手在機芯上扣上透明保護罩的,正是如此在參觀過程中我也欣賞到了以四大機芯為基礎模塊化的各種多功能機芯。在打磨車師的工位,一個目鏡,一把鑷子,三四盒由粗到細的磨料,幾段黃楊木,僅此而已,但經過芝柏表打磨大師之手的機芯得到了質的升華。還有一件趣事,在製表師的工位上分布著不少的藍精靈,一開始隻是認為是單純的喜歡,經過介紹確實不同造型的藍精靈意味著製表師不同的資曆,如此可愛活潑的標誌著實讓人喜愛。芝柏表最具代表性的三金橋同樣也是出現在視野中頻率最高的,其中鈦金屬材質的三金橋讓我記憶猶新。

芝柏表將傳統工藝同現代技術結合得非常成功,據介紹已經擁有將近80項專利。我在參觀過程中看到芝柏表表廠擁有的各種現代化製表工具,其中有一台機械裝置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博物館館長先生介紹說,這台機械裝置是表廠中不可或缺的一台,因為這是可以製作製表工具的機械,也就是“生產機器的機器”。它類似一台機床,但通過熟練製表師操作卻可以製作出絕大多數製表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評價一個製表廠實力如何,不僅僅要看人員配備,其製表工具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標,事實上製表廠的大部分投資也是在製表儀器、模具上。芝柏表正是擁有這種優厚的資源,才能保證高質量手表作品產出。擁有如此的人力物力資源,芝柏表擁有修複、裝配古董表的能力,這在當代瑞士製表當中是名列前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