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我們偉大的蘇維埃即將推翻這個無恥的臨時政府,為廣大工人、農民兄弟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徹底結束戰亂!”
“烏拉!烏拉!”
“下麵我命令,革命衛隊出發!”
曆史大勢始終無法被一些小浪花改變,信心暴漲的列寧在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率領他的紅色革命衛隊以及工人赤衛隊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首先舉行武裝起義,當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大炮發出怒吼的時候,偉大的蘇維埃武裝力量向冬宮正式發起了攻擊。
“進攻!為了偉大的蘇維埃!為了我們的新俄國!”
“烏拉!”“烏拉!”
如潮水般湧動的人群圍住了那昔日俄國最神聖的地方——冬宮,雖然布爾什維克軍隊沒有動用火炮,因為他們不想傷害這個神聖的地方,但就是這樣,他們的火力依舊強大無比,而且,守衛冬宮的士兵大多棄暗投明,剩下的那些頑固分子在彼得格勒的數十萬工人以及那隻被德式裝備武裝到牙齒的紅色革命衛隊麵前,不過是螳臂擋車。
當日深夜十二點,紅色革命衛隊就攻入了冬宮,無數拿著衝鋒槍的布爾什維克戰士俘虜了以克倫斯基為首的第二屆臨時聯合政府成員,與此同時,俄國內部的立憲民主黨人、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四散出逃。
趕早不如趕巧,當晚,列寧就在斯莫爾尼宮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
“今天,無恥的臨時政府被推翻了,我們偉大的布爾什維克蘇維埃陣線獲得了勝利!同誌們!歡呼吧!這是屬於你們的偉大勝利!”
”烏拉!“”烏拉!“
第二天,列寧在大會上繼續作報告,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通過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並且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可以說,這次革命很成功。
對於全世界而言,有史以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宣告誕生,同時也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最大敵人。
中國人常說的世事無常,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的勝利換來了列寧對德國的感激,而德國威廉二世皇帝也告訴列寧,其實這不隻是他的功勞,更重要的是東方那個大國有一個年輕的將軍——馮庸對他的支持。
自此,列寧心中深深的記住了馮庸這個名字,也對中國產生了更大的好感。說實話,列寧比任何一個時期的蘇俄領導人都更為人道,這種人道不單單體現在對自己國人上,更是體現在對外上。
要知道,在同一時期的曆史上,列寧暗地裏授權蘇俄外交官加拉罕發表了《對中國人民及中國南北政府的宣言》,為了交好中華民國,他們特地放棄俄羅斯帝國時期對華簽署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放棄沙俄時代在中國東北等地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
那就意味著從明朝開始的所有地域他們都要還了,同時他們還放棄沙俄用了九牛二虎之地在中國獲得的租借和領事裁判權,放棄庚子賠款的俄國部分,和在中東鐵路方麵的一切特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