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最快更新民國之鐵血少帥最新章節!
1919年二月十五日,中華民國召開了最高會議,以馮德麟、馮庸、段祺瑞、馮國璋為首的軍方和政方就最新情況做出了決策,正式采用計劃體製。
這個所謂的計劃體製,其實就是戰時經濟體製的一個過度,可以最大限量的利用資源,側重進行各方麵建設,例如軍事設施,各地軍用機場初期一百個提上日程。
源源不斷的鋼鐵、銅、錫等資源運送到全國各個兵工廠,變成子彈、炮彈、槍支、火炮,並迅速封存起來,全國範圍內建立了十個大型軍事倉庫,還有為數不少的中小型軍事倉庫。
可以說,這一次與美國人的撕裂,讓中華民國原本上了機油的發條再次煥發了生機。
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中華民國希望的,因為隻有戰爭能夠讓原本屬於中華的榮光回來。
炎黃兒女自幾千年前,就一直在不斷戰爭,不管是跟野獸還是跟外族,總之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祖先們流下了太多的血,現在到了我們該奉獻的時候了,沒有一個人會畏懼,‘敵寇,來戰!’
盡管美國佬不能將所有精力投放到對抗中,但那也改變不了它的威脅程度,要知道中華民國也沒有太大精力應付這群山姆大叔。
法屬印度支那、西伯利亞、中亞、印度、緬甸,這些地方牽扯了中華民國許多精力。
三百萬陸軍看似龐大,可其實遠遠不夠,光是西南就已經投入了五十萬陸軍,更別說西伯利亞、中亞這邊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被牽扯住了。
美國佬不傻,他們就是因為知道中華民國的威脅,所以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帶領小夥伴們幹著這種無恥的勾當。
當今世界,強國的衡量標準不單單是工業實力,其實國土麵積、人口數量又何嚐不是實力的體現呢?
殊不知腐朽沙俄能夠拖著強壯的德軍,多虧了那上千萬的陸軍,可想而知,一旦中華民國動員,那人可比沙俄多得多,中華最不缺的就是人。
沒有人願意跟這種對手交戰,一個擁有廣大領土以及四萬萬人口的國家絕對牛掰,戰爭打得就是後續能力,德國為什麼會輸?就是因為後續乏力。
所以,在美國佬的呼應下,幾乎所有的歐洲列強都答應了,一起製裁所謂的東方邪惡帝國。
當然,這其中更多的是利欲,遠東是一塊肥的流油的肥肉,誰也不想放過,崛起的中華民國就等於一個來搶肉的強盜,試問英法美會甘心將自己的肉讓出來嗎?
中華民國最高會議結束的第二天,第一屆軍事委員會重要會議在馮德麟的主持下正式召開。
這一次軍事會議,中華民國海陸空三軍凡是中將以上的人員都參加了,其中包括軍事委員會主席馮德麟、副主席馮庸、段祺瑞、馮國璋,陸軍總司令蔣百裏、海軍總司令程越、空軍總司令李藻麟、武警總司令臧致平、總參謀長張孝淮、東北軍區司令員張作霖、西北軍區司令員謝持、西南軍區司令員唐繼堯、蒙古軍區司令員徐樹錚、歐洲參戰軍司令員吳佩孚、陸軍機械化第一集團軍軍長陳宇、陸軍機械化第二集團軍軍長張立、陸軍機械化第三集團軍軍長肖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