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不得不從(1 / 2)

“首相,新西伯利亞地區對於貴軍而言,無非是一片飛地,難不成貴軍還想在這裏建立堅固的防禦工事?豈非本末倒置,要知道這裏工業基礎淺薄,簡直是雞肋般的存在。

而對於我方來說,這裏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隻是在沙俄時代被分裂出去了,我們隻是盡到收服失地的任務。

有了這個大義,我方就能夠輕易得到國民的支持,一統全國,到時候,貴我雙方的交易力度也會隨著我方控製力度的壯大而壯大。

我們完全可以把新西伯利亞變成交易區,不管是工業設備還是武器裝備,甚至飛機,通通都在這裏轉運。

要知道如果我軍占據這裏的話,不管是貴方還是蘇俄都不敢輕易動手,這是一個絕佳的緩衝地,您難道不覺得嗎?”

南華駐白俄大使楊秋聲正在運用三寸不爛之舌,試圖勸說俄羅斯政府將唐努烏梁海以外一直到西伯利亞鐵路的這片區域歸還中國。

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詭辯,其實天山以北、蔥嶺以西地區才是中國固有的領土。

不過,新西伯利亞這片地區也不是俄國故地,嘿嘿,原來是遊牧民族的地盤,按照中國古代匈奴人、蒙古人乃至秦朝的西戎、北胡,當然可以說是我們的地盤。

重點不在於這裏是誰的土地,而在於能夠帶給誰更大的利益,對於白俄來說,鄂木斯克以東是他們的遊擊區域,盡管建立了統治基礎,可實際上並不能像高加索地區一樣,如有臂使。

畢竟戰線拉的太長也不是什麼好事,就好像蘇俄,首尾不能相顧,盡管有兩百萬大軍,可實際上能夠對付白俄的也不過才百萬左右,大家半斤八兩。

高爾察克之所以遲遲沒有答應,個中原因很多,盡管俄羅斯臨時政府名義上由他掌控,可實際上內部勢力縱橫交錯,陸海兩係,還有小勢力,例如哥薩克、黑海海軍,所以實際上他無法完全掌控局勢。

楊秋聲建議道:“首相閣下,不如請貴國皇帝陛下斷奪此事如何?”

之所以,鄧尼金等人會答應同高爾查克合並,就是因為他手上掌握著王牌。

沒錯,就是這位俄羅斯帝國皇帝,也是沙皇皇儲皇儲阿列克謝,名正言順的沙俄帝國繼承人。

這也是偌大一個白俄勢力集結在一起的基礎,要知道這裏麵大多是反對布爾什維克、留戀沙皇的流亡者,也就是原沙俄貴族、軍官。

他們想念當初的沙皇‘小爸爸’,所以不願與蘇俄同流合汙,才會到這裏來豎起反抗大旗。

要知道,當初,俄國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將沙皇一家囚禁在皇村,他們還算有良心,試圖將沙皇一家送往英國避難。

可英國人不願意,於是就這樣磨著,結果十月革命來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下台。

換了一個更加凶惡的布爾什維克政府執政,他們本就是底層人士,對沙皇的痛恨可見一般。

於是,在1918年深夜,將沙皇一家連同仆人十幾個,通通關在地下室裏,槍決了,最後在周圍堆滿幹柴,灑上汽油,連屍體都沒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