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說上麵沒有人在住,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加裏曼丹島做為整個東南亞群島最大的島嶼,麵積幾乎等於安南、高棉、老撾、暹羅的總和。
上麵生活的土著也不少,或許稱他們為馬來人,更為恰當,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當地自然而然有了不少外來人種,例如南亞人、緬人、泰人、高棉人、阿拉伯人。
在這些外來人種中,最多的自然是我華人,自三國年間,就陸續有人來到這片尚未開發的‘寶地’,或者說是還沒有被文明浸染過的蠻夷之地。
於是,自那個時候起,我中原一直源源不斷往南洋遷移百姓,準確點說,是各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不惜千辛萬苦下南洋擴荒,南洋,特別是加裏曼丹島上的華人數量越來越多。
在在18世級末到十九世紀,華人羅芳伯在加裏曼丹島建立了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也叫‘蘭芳國’,盡管後來被荷蘭消滅了,但是改變不了‘蘭芳國’華人眾多的事實。
隨著時間的消逝,‘蘭芳國’這個名字也漸漸被人忘記,留下的隻是加裏曼丹島西部密集的華人,這裏的華人人數占了東南亞群島各島之最。
這也為我中華徹底占領婆羅洲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中華軍情局在東南亞群島各處開展的地下行動,沒有一處比得上加裏曼丹島。
以坤甸為例,中華軍情局南洋分局在這裏的掌控力度是最強的,冠絕各處,同時,以我南洋派遣軍官為核心組建的地方獨立部隊也是最多的。
單單是西加裏曼丹島就組建了不下於十萬部隊,隻是苦於武器不夠,所以隻能暫時成立一隻兩萬人的獨立師,等待我軍登島上岸之後,立刻就可以組建十萬當地部隊,一舉控製加裏曼丹島。
日軍之所以會先在加裏曼丹島東部進行登島作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得到了軍情局的知會,把加裏曼丹島西部交給婆羅洲獨立軍。
當然,他們也不是完全沒有管,隻是放在了後麵,12月4日,英屬馬來西亞以及東婆羅洲盡在日軍掌控之中,荷法英殘軍翻過伊蘭山脈,逃往西婆羅洲。
為了徹底占據加裏曼丹島,也為了清除島上的英法荷軍隊,日軍決心派出一部分軍隊,在坤甸登陸,要知道,這些聯軍一旦逃到了普廷角,很有可能會乘坐運輸艦逃往澳大利亞。
諾大的海域,日本海軍不可能完全封鎖,特別是在爪窪海,到處都是島,誰也不知道英荷會不會在哪裏留下了補給基地,而且島嶼遍布,有很多航線可以躲過日本海軍的巡查。
12月4日上午10點,日軍‘天和’號戰列艦以及一幹巡洋艦、驅逐艦成功抵達了坤甸。
在距離坤甸軍用碼頭5公裏的海域上,不知怎麼的出來了一隻艦隊,掛著的是星條旗。
‘天和’艦指揮官南部繁一皺著眉頭,這不是美國佬的軍艦嗎?什麼時候跑這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