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黃金滿地(1 / 2)

第二天,王美爺爺就起床了,剛吃過早飯他拿了根拐杖說:王美,我領你

到田頭去轉一轉。其實王美也有此意,可她有些擔心說:爺爺,你病後虛弱,還是讓奶奶帶我去吧,你在家好好休息。爺爺卻說:我已在床上躺了十多天,已躺得百無聊賴,我再躺下去就要躺得爬不起來啦,我早想出去走走啦。王美說:那我攙你走吧。爺爺忙悅,你總不能一直攙著我吧,還是這拐杖好,能陪到我上天堂。爺爺拄著拐杖,倆人慢慢向外走。

倆人來到場頭,王美深有感觸自言自語說:咱們村上家家村前屋後種有枇杷樹,我看還可以在村道二邊也種上枇杷樹,既綠化還可以增加收入,一勞永逸。爺爺說:村前屋後沒有人偷,村道上就有人采摘,因此難種。王美也就不響了。來到田野,水稻正吐穗揚花,爺爺指著前方說:這一方就是咱家的五畝承包水田。王美一看長勢喜人,一定大豐收,她翹起大拇指說:爺爺你功勞大大的。爺爺卻說,這是政策的功勞。爺爺滔滔不絕:村上成立了農業技術合作站,引進雜交水稻新品種,鼓勵農民之間相互交流種植經驗,同時請來其它村的致富村民傳授經驗,鎮上農技推廣站的農技員也常親臨指導,水由村電灌站統一供水,治蟲也有村統一治,施的都是沼氣池中的有機肥,收與種由村中聯係收割機插秧機,我基本上是坐享其成。水稻收割後還種小麥,一年二季能超一噸糧。王美讚歎:確實是政策的功勞,老人也能在家種田。

王美聽到水中“劈啪劈啪”響,忙問:這是什麼響?爺爺忙解釋:這是野生黃膳泥鰍在響。王美如發現了新大陸,欣喜地說:這野生黃鱔及泥鰍,拿到城裏去賣,可是天價,況且暢銷。爺爺說:可是太少了,自己吃還可以,拿到城裏去賣沒有貨。王美想了想說:可以在這水稻田中放養黃鱔泥鰍啊。爺爺欣喜地說:當然可以啊,這辦法好。爺爺想了想又說:可一家是不能養的。王美忙問:為什麼?爺爺答:一家人養了別人會來偷的。王美想了想說:發動全村家家養,就像種的稻一樣,家家種沒人偷。爺爺喜笑顏開說:這大學沒有白上,這辦法好。

王美又提問:爺爺,稻田中還有青蛙與田螺啊?小時候我吃過。爺爺答:有啊。王美又來了興致,說:還可以在稻田中放養田螺及牛蛙呢。爺爺說:這四種混在一起放養互不侵犯,能夠共存。爺爺轉而一想又說:可惜有一大難題。王美忙問:什麼難題?爺爺說:施農藥治蟲。王美忙問:野生的為什麼不怕農藥呢?爺爺答:野生的有靈性會鑽洞躲避,況且漸漸地有了抗藥性耐藥性,放養的會不適應。王美忙說:書上及網上有經驗介紹,黃膳及泥鰍可攝入水生昆蟲及幼蟲,這都是害蟲,美國大青蛙也能捉蟲吃,稻田中養了這些寶貝,病蟲害就少了許多,施農藥時用高效低毒農藥噴霧施用,防止農藥過多落入水中,大劑量施藥時,還可以采用稻田中斷水三天,這些寶貝都鑽入了地下,就萬無一失了。

爺爺聽得津津有味,王美一看灌溉渠中流淌著潺潺清水,靈機一動一拍大腿說:爺爺,我小時候你不是在這灌溉渠中捉龍蝦給我吃嗎,現在這龍蝦也值錢了,還可以在這灌溉渠中養龍蝦啊!可以,一定可以,爺爺邊附和邊誇:這要是成功了,這田就成種養結合,上麵結稻,下麵產“寶”,一田多產,這就對家鄉發展作了重要貢獻,這不成了學有所用。王美說:許多地方已有了成功的經驗,這一定會成功的。

兩人樂此不疲,爺爺把拐杖拿在手中不再拄了,兩人繼續朝前走,來到一大片旱地中,爺爺說:這一畝多旱地是咱家的蔬菜基地。王美看了看說:這旱地種得不盡人意,簡直是荒蕪了。爺爺說:水稻田有機械化種植,國家收購,因此家家都種得好,可這旱田都是勞力種植,現在青壯勞力都外出打工了,家中都缺勞力,種些蔬菜隻要供自家吃就可以了,就是種多了,拿到城裏去賣也要豁上半條老命,我更沒有力氣挑出去賣。要是你回來了,肯定會種得好了。王美插話:咱們這裏空氣好水質好,加上施的都是沼氣池中的有機肥,不用化肥土質好,隻要引進新技術,使用檢測過的毒性低的農藥,將農藥按比例稀釋,並注意噴藥的最佳時期,就是名符其實的城裏買的有機蔬菜,這菜口感好,外型漂亮,要是我們直接運到城裏,自己設專買點賣,或“農超對接”,一定有人搶手,且價格不菲,要是搭上大棚,一畝田就能當作幾畝用,大有致富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