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治寫了一封書信讓這個士兵帶回去,然後讓人將他送出了府中。
黃治繼續和賈詡等人商量李儒願意投降這件事情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話,自然最好不過,但要是假的,可能就中了李儒的奸計。
“這應該不是假的。”賈詡說道:“李儒真的要坑的話,也應該去坑劉表等人,他知道自己不是主公的對手,要怎麼會坑主公呢?這不是找死嗎?
而且,涼州的西涼軍都沒有對付,他應該沒有空閑再來對付主公。”
司馬懿也覺得是這樣,李儒必定是真的想投降無疑。
“這麼說來,李儒這封書信是真的了?我們可以去接受他們的投降?”黃治問道。
“是的。”
賈詡和司馬懿異口同聲的回答。
“好。”黃治說道:“我決定親自帶兵馬去接受李儒的投降,反正這裏也沒有什麼事情處理了,也不著急進攻荊州,隻要留重兵在這裏把守就行,一切的事務也都已經安排妥當了,可以去幹別的事情。”
賈詡和司馬懿本來是建議黃治其實是不用親自去的,他一個上將去接受李儒的投降就行,接管整個司隸州。
不過黃治親自去那裏也沒有什麼事情,如果李儒歸降後,黃治接管了整個司隸州,涼州的西涼兵馬還想進攻司隸州,有黃治在那裏坐鎮,能夠提高士兵的士氣,徹底的打退西涼軍。
李儒決定投降,一方麵就是知道打不贏黃治,另一方麵就是他和涼州的西涼軍僵持不下,一方麵的敵人還沒有解決,又要麵臨一個新的強敵,自己隻有失敗一條路。
如果黃治攻打過來了,他必定守不住司隸州,一旦潰敗,可能連西涼兵馬都抵擋不住了。
黃治的事情他聽說過不少,在攻破了每一座城池後,並沒有亂殺無辜,屬於對百姓非常好的人,說他真的想匡扶天下,想讓黎民百姓過上好日子,絕對沒有人懷疑,但是西涼軍馬攻進司隸州就不同了,可能會大開殺戒,到時候一定會造成很多無辜的死亡,畢竟西涼兵馬是有前科的。
李儒怕西涼兵馬打進來了後,會讓很多百姓死亡,所以他現在隻有投降一條路,投降的話,自然要決定投降。
幾乎不用想,李儒就決定投降黃治,雖然想和黃治打一場,但是黃治對百姓好很多,會出很多好的政策,讓百姓過上好的日子。
李儒之所以投降,就是怕麵對黃治和西涼軍的夾攻,最後自己失敗了。
被黃治打敗了也就算了,但是他怕西涼軍進來,屠戮百姓。
他是為了司隸州的百姓才投降的,自然要投降一個對百姓好的人,除了黃治,也沒有其它的選擇了。
另一方麵,也是他接到了曹操的敗報的緣故,沒想到曹操根本就不能夠與黃治為敵,沒多久便被打敗了。
黃治下一步目標必定是司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