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聽“老人言”是成功的捷徑(2 / 3)

第三句話:你的意見是什麼。

知道怎樣聽別人的說話,以及怎樣讓他人開啟心扉談話,是我們獲得他人好感的法寶。

每個人都有談論自己的欲望,都希望講述自己的想法、經曆、理想,甚至委屈、悲傷,並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傾聽本身是褒獎對方的一種方式,耐心傾聽,等於告訴說話的人“你是一個值得我傾聽的人”,在提高對方自尊心的同時加深了對方對你的好感和信任,有利於社會交往。

第四句話:我們。

成功者奉行的是“我們”而不是“我”的哲學。“我們”體現的是一種社會關係,一種互利合作精神。一個人不可能獨立地生活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在成功學專家研究的案例中,找不到隻靠自己獲得成功的個案。各行各業,世界各地,非凡的成果都來自團隊的群策群力。

“我們”表示自己已行動起來,也提醒對方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協助他人或要求援助。另外,說“我們”會讓對方感到你和他已連在一起,而你確實已經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有助於我們把事情做好。

說好以上四句話,你就能在提高社會交流技巧的過程中積累實力,而你離優秀和成功也會越來越近。

人前放下麵子,內心裏挺起腰杆

年輕人要想在社會上獲得尊重和地位,在行事的過程中就要謹慎,既不要引起他人的嫉妒,也不要讓別人看不起。這就需要我們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要太張揚,懂得適時放下麵子,但不要太謙虛、隱忍,要有自內而外散發出的骨氣。這樣才能贏得別人敬重。

如今已是某保險公司股東會成員之一的趙麗回憶起她的成功經曆時說,她所賣出的數額最大的一張保單不是在她經驗豐富後,也不是在觥籌交錯中談成的,而是在她第一次推銷的時候。

晨光電子是某市最大的一家合資電子企業,向這樣的企業推銷產品,趙麗不免有些膽怯,何況這是她的第一次推銷。再三思慮後,她還是壯著膽子進去了。當時,整個樓層隻有外方經理在。

“你找誰?”他的聲音很冷漠。

“您好,我是保險公司的業務員,這是我的名片。”趙麗雙手遞上名片,心裏有些發虛。

“推銷保險?今天已經是第三個了,謝謝你,或許我會考慮,但現在我很忙。”老外的發音直直的,像線一樣,聽不出任何感情色彩。

趙麗本來也不指望那天能賣出保險,所以說了一聲“sorry”就離開了。如果不是她走到樓梯拐角處下意識地回了一下頭,或許她就這麼走了。

當趙麗回過頭去的時候,看見自己的名片被那個老外扔進了廢紙簍裏,趙麗感到非常氣憤。於是她轉身回去,用英語對那個老外說:“先生,對不起,如果你現在不考慮買保險的話,請問我可不可以要回我的名片?”

老外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奇,旋即平靜了,聳聳肩問她:“Why?”

“沒有特別的原因,上麵印有我的名字和職業,我想要回來。”

“對不起,小姐,你的名片讓我不小心灑上墨水了,不便還給你了。”

“如果真的灑上墨水,也請你還給我好嗎?”趙麗看了一眼廢紙簍。

片刻,他仿佛有了好主意:“OK,這樣吧,請問你們印一張名片的費用是多少?”

“五角,問這個幹什麼?”趙麗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