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卡活躍於實業界的67年中,一直實踐著他年輕時在紐約學到的基本信條,即多與優秀的人結交,多與成功立業的前輩交談。而他的成功也正是因為他主動結交優秀的人,從他們那裏得到了很多信心以及各種資源。
但是,與成功人士締結友情,跟開始就想賺一百萬美元一樣,是相當困難的事。這原因並非在於成功人士的超群,而在於我們自己容易忐忑不安。
很多人總是樂於與比自己差的人交往,這有一些自我安慰的作用。因為這樣會使自己在與友人交際時產生優越感。可是從不如自己的人那裏,顯然是學不到更多的東西的;而結交比自己優秀的朋友,能促使我們更加成熟。
我們可以從不如我們的朋友那裏得到慰藉,但也必須從優秀的朋友那裏得到刺激,以增加勇氣。
綜觀那些事業成功的人,大多都結交了一些比自己優秀的朋友,以促使自己不斷力爭上遊。所以,年輕人如果想要獲得成功,一定要主動去結交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人。
坐坐頭等艙,尋找你的人脈
看過《泰坦尼克號》的觀眾都為小平民傑克和貴族小姐露絲的愛情所感傷。傑克贏得了船票,才得以登上泰坦尼克號與貴族小姐露絲相遇。生活中,你要遇到你生活中的貴人,不去他們所在的頭等艙,又有什麼機會與他們結識呢?
有一個叫凱麗的美國女人,她出生於貧窮的波蘭難民家庭,在貧民區長大。她隻上過6年學。她從小就幹雜工,命運十分坎坷。但是,她13歲時,看了《全美名人傳記大成》後突發奇想,要直接和這些名人交往。她的主要辦法就是寫信,每寫一封信都要提出一兩個讓收信人感興趣的具體問題,許多名人紛紛給她回信。另一個做法是,凡是有名人到她所在的城市參加活動,她總要想辦法與她所仰慕的名人見上一麵,隻說兩三句話,不過多的打擾。就這樣,她認識了社會各界的許多名人。成年後,她經營自己的生意,因為認識很多名流,他們的光顧讓她的店人氣很旺。於是,凱麗自己也成了名人和富翁。
凱麗是一個聰明人,她的聰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她了解到憑借自己的地位和經濟條件很難取得成功,所以必須求助於貴人;第二,她知道要主動接近貴人,並且知道到哪裏去尋找她的貴人。抓住寫信和名人做活動的機會,她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凱麗的做法和“搭乘頭等艙”的做法是一個道理,凱麗參加活動是為了結識名人,人們搭乘頭等艙也是為了結識名流,而不是為了旅行本身。
因為搭乘頭等艙的乘客大都是政界人物、企業總裁、社會名流,他們身上往往存在許多重要的資源可供你挖掘。搭乘頭等艙就可以為自己搭建高品質、高價值的人脈關係網,因為這裏出現“貴人”的頻率要遠遠高於其他場所。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有的人在短短幾個小時的飛行中就談成幾筆生意,或者結下難得的友誼,這在經濟艙是很難碰到的。
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讀MBA的人可能不是為了充電,考托福的人也未必想出國,考司法的人不一定要當律師。許多人原本是為了一張證書而進入某個圈子,後來卻變成了融入某個圈子,順便拿張證書。證書對於他們來說,仿佛已經不是一張許可證,而更像是一張融入某個社交群體的準入證。
當然“搭乘頭等艙”的意思並不狹義地指出入高級場所,也指找到貴人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和最易接近貴人的方法。
“搭乘頭等艙”的做法看起來很容易,但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這需要掌握一些要領。
1.要舍得付出,不要計較“小賬”和眼前利益。乘坐頭等艙、出入一流地方,當然需要比較大的花銷,但這筆花銷所帶來的利益和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如果你總是舍不得手裏的一些小錢,便等於將自己與貴人的圈子劃清了界限,縮小了自己的交際範圍,這樣恐怕很難成就大事。
2.要培養自己的風度和氣質,成為一個舉止優雅、文明大方的人,這樣在一個較高層次的圈子裏才能如魚得水。這就是說要努力讓自己融入這個圈子,而不是被圈子裏的人嘲笑,被排斥。試問,一個在餐桌上表現失態的人,怎麼可能與一位上層社會的貴人相談甚歡呢?
3.不要表現得過於急功近利,無論你抱有什麼樣的目的,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結交貴人都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大功告成的事。如果過於急切地表明自己的意圖,甚至不惜做出諂媚的樣子,那麼你將失去貴人對你的好感和尊重,得不償失。
年輕人要學會為自己創造條件,讓自己能夠融入圈子,這樣你才能獲得更多的高品質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