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階段性追求金錢突顯責任感
賺錢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在猶太人的眼裏,賺錢是天經地義的,如果能賺到錢而不去賺,那簡直就是犯錯誤。金錢是我們基本生活的保障,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金錢也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基石,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二十幾歲的人要懂得用智慧追求財富。
賺錢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
羅曼·羅蘭曾說:“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還要靠錢生活。”沒有錢,你將會失去做人的基本自由。所以,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要懂得如何賺錢來保障自己的生活。
美國作家泰勒·希克斯在其所著的《職業外創收技巧》中指出,金錢可以使人們在12個方麵生活得更美好:物質財富、娛樂、教育、旅遊、醫療、退休後的經濟保障、朋友、更強的信心、更充分地享受生活、更自由地表達自我、激發你取得更大成就、提供從事公益事業的機會。
事實上,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也已經說明:金錢對任何社會、任何人都是重要的;金錢是有益的,它使人們能夠從事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一個人在創造財富的同時,也在為他人和社會作著貢獻。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物質享受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現實生活中,人們承認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卻又是萬萬不能的。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寬敞的房屋、時尚的家具、現代化的電器、流行的服裝等,而這些都需要金錢去購買。人們的消費是永無止境的,當你擁有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東西之後,你將會渴望得到新的更好的東西。
在一切都需要等價交換的今天,金錢能夠給人帶來安全感,再沒有比腰包鼓鼓更能讓人放心的了。或者銀行裏有存款,或者保險櫃裏存放著熱門股票,無論那些對富人持批評態度的人怎樣辯解,金錢的確能增強人的自信心。
很多正在忍受貧窮之苦的人,盲目地認為自己的窘境與金錢無關,快樂和幸福是金錢買不到的,從而降低了自己對財富的欲望,或者說是壓抑了自己對財富的渴望。這是違背人性的。如果你能夠用智慧去換來豐厚的回報,為什麼要拒絕成為一個更加體麵的人呢?
如果你渴望自由,渴望表現自我,你就可以把追求金錢作為動力,這種動力也是強有力的刺激。許多不以掙錢為目的的失敗者常常批評金錢的追求者,說他們是自私的,但不能否認的是,金錢是世界前進的原動力之一。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有錢的時候,用幾個錢不算什麼,直到沒有錢,一個錢都有它的意味。”誠然,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能隻存在賺錢的思想,可是囊中空空的人,是不可能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隙的。
以“遊戲”的心態去賺錢
猶太人對錢持著平常心,他們認為金錢同衣服一樣,不過是一件有用的物品而已。有許多猶太大亨,他們手中掌握著數以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財富,但他們覺得手裏拿的不過就是一堆紙張而已。如果他們把金錢看得很重,就不能再那樣心平氣和地賺錢了。
要想賺錢,就絕對不能給自己增加心理負擔,而是應該從容地、冷靜地對待。對金錢不感興趣自然賺不到錢,然而倘若把金錢看得太重就會讓自己背負沉重的包袱。
猶太人注重金錢,認為金錢是現實中萬能的“上帝”。金錢在他們眼中顯得無比神聖,但是在賺取金錢的時候,他們卻把金錢當做一種十分普通的東西,就和紙張、石頭一樣,絲毫不覺得金錢有燙手的感覺。他們隻把金錢當做一種很好玩的物品,刺激著每一個人的神經都高度地投入它,他們投入資金的時候就是投入了一次次危險的但是有趣的遊戲中。如果不是把賺錢當做遊戲,而是看做一項沉重的工作,甚至是在拿命運做賭注,那會讓人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至於不敢去冒風險。
“在賺錢的時候你就進入了一個遊戲的世界。作為遊戲的參與者,你要不停地和對手進行較量和角逐。你要采取一切辦法和手段來勝過其他人,你要超越所有的人才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猶太人的賺錢心態可以說是他們致富的秘訣。
著名的金融家摩根就持這樣的賺錢觀念,即絕不讓賺錢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新鮮刺激的遊戲。他認為隻有以遊戲的心態去賺取金錢,才是最佳的賺錢心態。
摩根賺錢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他一直有一個習慣,每當黃昏的時候,他就到小報攤上買一份載有股市收盤的當地晚報回家閱讀。當他的朋友都在忙著娛樂的時候,他則說:“有些人熱衷於研究棒球或者足球,我卻喜歡研究怎麼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