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欲望成為動力而不是禍根
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是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是人的一種本能。合理適度的欲望會給人以動力,但是欲望過度就會釋放出破壞性的力量。很多年輕人都想要過富足的生活,當你有這樣的欲望時,你就會積極努力地工作,靠自己的智慧獲得應有的財富。但是如果對財富的欲望過度,就會把自己引入極端,使自己陷入金錢的陷阱中不能自拔。所以對於欲望,我們必須要掌握一個適度的原則,這樣欲望才不會成為我們的禍根。
齊桓公驕奢淫逸,連吃住都講究得不得了。晚年的齊桓公欲望不減當年,他自認為功高無比,廣建宮室,務求壯麗,一切乘輿服飾攀比周王,以追求舒適快樂。管仲臨終前,不放心桓公,把輔佐這個欲望國君的任務交給了寧戚、隰朋,並明確告誡桓公,日後不可親近豎刁、易牙等人,認為這些人雖然能給桓公帶來快樂,但潛伏著極大的禍害。
管仲死後,被專門迎合人心的小人們寵慣了的桓公寂寞難耐,總覺得身邊的侍者不夠貼心,以至於吃飯睡覺都毫無精神,更不用說處理政事了。於是他拒絕聽從寧戚等人的意見,召回豎刁等人加以任用,極為寵信易牙,而他的悲劇此時也就開始上演了。他們先是想辦法為桓公選美,正好有個叫開方的大夫推薦衛懿公的女兒,齊桓公叫人查看,果然擁有絕色之姿。於是豎刁等人把她送給桓公,齊桓公自此不理政事。易牙與豎刁、開方這三個小人最終斷送了齊桓公的霸業:易牙後來煽動齊桓公的寵妾衛共姬的兒子作亂,閉塞宮門,齊桓公被活活餓死在病榻上,辛辛苦苦創立的霸業也隨著他的死灰飛煙滅了。
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欲望滋長的時候,無所克製,到最後賠進的不隻是事業,甚至可能是生命。齊桓公不懂得控製自己的欲望,最終令自己命喪黃泉。我們年輕人要避免這樣的慘劇的發生,不能因為過度放縱我們的欲望,而一味的揮霍和傷害別人。而要懂得適可而止,合理控製自己的欲望,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人人都有欲望,都想過美滿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把這種欲望變成不正當的欲求,變成無止境的貪婪,我們將成為欲望的奴隸。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可而止。懂得適可而止,欲望會帶給你快樂;不懂得適可而止,欲望隻能成為你的包袱。到那時我們前行的腳步就會受到羈絆,離幸福和快樂會越來越遠。
為利欲膨脹的心“減減肥”
據說上帝在創造蜈蚣時,並沒有為它造腳,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樣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腳的動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裏很不高興,便嫉妒地說:“哼!腳多,當然跑得快。”於是它向上帝禱告說:“上帝啊,我希望擁有比其他動物更多的腳。”上帝答應了蜈蚣的請求,他把好多的腳放在蜈蚣麵前,任憑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這些腳,一隻一隻地往身體上安,從頭一直安到尾,直到再也沒有地方可安了,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滿意足地看著滿是腳的軀體,心中暗暗竊喜:“現在我可以像箭一樣飛出去了!”但是等它開始跑時,才發覺自己完全無法控製這些腳。這些腳各走各的,它得全神貫注,才能使一大堆腳順利地往前走,這樣一來反而比以前走得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