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基因圖譜(1 / 2)

助手小李很快地拿著一個文件夾跑來了,跟著來的還有另外兩個年輕人,也是助手的模樣。

葉天接過Y-26玉米粒的基因圖譜,圖譜有三頁,彩色打印,非常清晰。葉天認真把圖譜看完,然後指著其中的一處鏈接對方博士道,問題就出在這裏。

方博士接過去看了看,“你能這麼肯定。這個環節的基因要進行改動的話,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可能成功呀。”

“方博士,你說的是通過逐步培育然後再改進基因吧。”葉天問道。

“是呀,不這樣做難道還能像工廠造零件一樣進行切割嗎?”方博士不解地問道。

“方博士,你這裏應該有高倍顯微鏡吧?”葉天道。

“有呀,你是想要?”方博士不解地道,他想不出葉天用顯微鏡做什麼,難道還想深入地觀察嗎。

助手從旁邊的實驗桌上給葉天搬來了顯微鏡。

大家都很好奇,圍著葉天,看他會怎麼弄。

葉天把玉米粒用鏡台上的支架固定好,調好焦距後,伸手拿起實驗桌上一把很小的針,就在顯微鏡下對著玉米粒時而紮下去,時而又劃開小口子。

周圍的人大氣也不敢出,生怕影響了葉天的操作。方博士自己親自扛著攝像機專心的錄著。

大約半個小時,葉天停止了手頭的工作。而那粒玉米從外觀上來看,並沒有多少的變化。

“小李,快拿去檢驗,再打出一份基因圖譜來。”方博士如獲至寶地將玉米粒裝入瓶中交給助手。

“葉天,你可不可以講講其中的原理。”方博士將一杯水遞給葉天,同時道。

“原理很簡單。其實就是此消彼長。要消除多餘的毒素,就要刺激另一個方麵的基因,通過它來壓製毒素。”

“就這麼簡單?”方博士難以置信,他的團隊已經連續攻了三個月的關,沒有絲毫進展,這個小年輕一來,就好像能夠解決難題了。

“是呀。其實問題都可以簡單化,隻是我們往往朝複雜的方麵去想了。對了,方博士,這個毒素嚴重超標的玉米不是你們培育出來的吧?”

“不是。這是北方一起毒玉米事件中的標本,來源正在追查中。農民圖它產量高,生長時間短。在北方地區種植了大約有五萬畝。現在除了留下極少數作研究,其他的都已經燒毀,農民的損失還是很大的。”

“哦。現在的轉基因作物還沒有經過嚴格的審查,就流入市場,受害的可不隻是農民,消費者受的傷害也很大。”

“都是地少人多鬧出來的。再這樣下去,原始的作物在不斷地改良下,都已經脫離了本源。這對子孫後代來說,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方博士說著,重重地歎了口氣。

“也許是好事占多吧。有方博士您這樣嚴謹的科學家,我想肯定會研究出很多利國利民的好種子的。”

“但願吧,現在年輕人中願意埋頭搞研究的可不多了,青黃不接的趨勢也很嚴重呀。”說起這些方博士就是不停地歎氣。

葉天忙叉開了話題,“方博士,大棚中我發現有幾棵橡膠樹,您還研究這個嗎?”

“哦,那就是隨便栽在那裏的。他們去美洲考察帶回來的。”方博士道,“怎麼,你對這個感興趣。喜歡的話,就送給你了。”

葉天趕忙道謝。

“方博士,不好了。”有一人慌裏慌張地跑過來,手裏揮著一張紙。

“什麼事,這麼慌。別影響大家的工作。”方博士埋怨道,接過那張紙。

可還沒有到一分鍾呢,方博士幾下就把紙撕得粉碎,氣紅著臉,“無恥,可恨,荒唐。”

方博士的氣憤把周圍的人都驚動了,大家都圍了過來。也有人撿起地上的紙片,想拚湊起來。

最先跑來的人大聲地道,“紙上寫的是要把我們大棚拆遷的命令。一個月之後,這裏就要變成什麼住宿小區了。”

“這怎麼行,我們的研究至少還需要半年的時間。”

“就是啊。這裏荒山荒嶺的,誰會來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