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這一點,在九月初,北周伐齊之際,司馬複便派遣心腹攜帶無數奇珍異寶以及江南絕色佳人數名秘密來到鄴城與高緯結盟,同時帶來的禮物還有那被司馬複盜竊的《長生訣》。
《長生訣》失而複得,高緯並沒有太過興奮,不過對於珍寶美人,他卻是不會拒絕。陳國兩次北伐,雖然高緯不在乎草箭之地,但身為皇帝畢竟顏麵無光。而高長恭擁兵十萬,實乃心腹之患,如今正好可以消耗他的實力,高緯如何會不應允。
十月初一,高緯下詔,命令隋王高長恭為征南大元帥,王琳為副帥,率領麾下兵馬即日南征,收複失地,直取建康。與此同時,高緯再三勒令高阿那肱迅速平叛,剿滅高鑫。
對於高阿那肱,高興沒有絲毫懼怕。哪怕高阿那肱率領二十萬人來攻,高興也有信心戰而勝之。
要知道,一年多的發展,山東、江蘇兩省可謂兵精糧足,尤其是以魯平為首腦的工匠,在高興指導下生產出的先進軍械,其殺傷力之強常人根本無從想象。
陌刀如今已經開始量產,程咬金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最先配備陌刀的一個營的營長,直樂得他不知東西南北。每日裏對麾下士卒嚴加操練,那勤勉的狠勁看得高興暗暗點頭。
興華書院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經走上了正規,各方麵的設施均以完善。
這時代對自然科學方麵接受起來還比較困難,但這事情急不來。高興並沒有強迫眾人認可他寫出的公理或者現象,他隻是給出了結果,最佳的途徑,然後鼓勵對這些感興趣的學子進行研究和證明。更何況,隨著山東生產出的新奇玩意兒越多,高興的觀點自然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支持。
來自後世的高興深深明白,要想徹底打破世家門閥的控製與壟斷,隻是單純的革新製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大力推動教育事業。
十月初三,高興下令在治下各縣城興辦小學,但凡六歲到十五歲,不識字的少年必須前往學堂學習一年,他們的課程隻有三門,即是語文,術數和思想品德。這三門課雖然簡單,但卻可以極大地提高百姓素質,尤其是灌輸忠於高興的思想,對於治下的安定與團結有著莫大的好處。
負責教授課程的自然是興華會成員,無論從學識還是忠貞都無可挑剔。
士農工商,讀書自然可以出人頭地,尤其是讀書並不需要花費很多金錢,對於底層的百姓來說,誰會拒絕?消息甫一傳出,山東、江蘇兩省霎時沸騰起來,普通人歡天喜地,世家權貴卻是哀容滿麵,無可奈何。
興辦小學的花費是極其巨大的,但高興卻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雖然他的舉措出發點不是這裏,但普及教育的措施對於長遠的發展來說卻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好在兩省生產出的物事為高興收斂了無數錢財,足夠支持這項事業。
十月十五這天夜晚,高興拖著有些疲憊的身子慢慢行走在有些空曠的街道上。高阿那肱頂不住高緯的壓力,正是磨刀霍霍,蠢蠢欲動,如此非常時刻,夜間的興化市自然沒有什麼人影。
高興是從裴念千府宅內出來的,距離總督府隻有一條街的距離,是以高興並沒安排多少護衛隨身。除了二十名普通士卒,再沒有其他人隨行。
前日城中出了以為飛天大盜,衙役費了無數心血,卻連鬼影都抓不到,是以淩蕭雲便去負責緝拿飛賊,至於陸晗玥在何處,尚未可知。
一年多來,裴念千緊緊團結在高興周圍,跟著他轉了個盆滿缽滿,自然喜不自勝。
商人和政客,他們之間若要劃分出明確的界限實在不是件易事。正所謂“不怕你犯錯誤,就怕你占錯隊”。高興初來乍到,裴念千便堅定不移地支持,而如今他實力大增後卻也不敢造次,依舊注意與高興維係感情,這一點讓高興頗為滿意,雙贏才是最好的事情。
高興的步伐不快,而且微微有些蹣跚,剛才那酒喝的實在有些熱烈,一是為慶祝裴念千孫子滿月,二是與之商議今後發展的事宜。
就在高興走到街口,距離府宅還有百十米時,周圍的屋舍中突然傳來破空聲,“咻咻咻”,不知多少羽箭如蝗蟲般向高興射來,身邊的護衛首當其衝,來不及反應便紛紛中招倒地。高興正要開口呼喝,一個黑影突然斜刺裏躥出,一道鋒銳無匹的氣息直奔高興的咽喉而來,空氣中那冰冷淩厲的殺氣讓高興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