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沒趣就會沒人看(1)(1 / 3)

沒趣就會沒人看

病毒營銷,娛樂,廣告,傳播,體驗

位於加州聖莫尼卡的生產短片的吉嘉公司(JibJab)新開發了一個服務項目,其商業模式中一個重要部分是將廣告、娛樂和互動相結合。這家公司在上一次總統選舉活動中,將其製作的政治卡通如病毒般傳播給上千萬台PC機。吉嘉公司又開發了一個名叫“笑話盒”(Joke Box)的新網站,用戶和公司可以在網上發布、分享有趣的視頻或笑話。

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彼得·費德認為,這種結合是必然的。“之所以花了這麼長時間才做到這一步,是因為在以前,內容和商業分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則。而現在,所有的東西都混合成糊糊了,為什麼要費那個勁把它們分離開呢?”

費德認為,通過吉嘉公司的“笑話盒”和其他幽默“病毒營銷”活動發送商業信息是很自然的。他又補充說,早期以“病毒營銷”方式促銷嚴肅的金融服務項目和消費品的努力都失敗了。“成功的關鍵是要有病毒般的自然傳播力,而要論自然傳播力,沒有什麼比笑話更大了。”

笑話盒商業模式很大程度上依靠廣告收入(百威是最初的讚助商)。吉嘉公司總裁格裏格·史畢瑞德裏說,用戶在訪問網站時,每隔幾個視頻就會看到標題廣告和付費廣告。網站會接受廣告商提交的廣告和非商業作品,並對它們的娛樂價值進行判斷。如果它們不夠有趣,就沒人會看,它們就會消失在大量混雜的信息中。

史畢瑞德裏補充說,由於為公司發布信息提供了相對低廉的途徑,“病毒營銷”的興起將會改變廣告業的性質。同時,廣告內容的質量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廣告商需要逐步增加廣告費用,製作值得一看的廣告。

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帕蒂·威廉姆斯(Patti Williams)建議把因特網“病毒營銷”的最新形式建立在口口相傳的傳統力量上。她說:“廣告對口口相傳起拋磚引玉的作用。此‘磚’因為其娛樂性而變得對消費者有價值。如果你的東西有娛樂性,即便是廣告,消費者也樂意看。”

追求隱蔽化

沃頓商學院信息技術部資深主任肯戴爾·懷特豪斯(Kendall Whitehouse)認為,因特網“病毒營銷”活動是廣告業進化的一個部分。二戰之後,廣告商成功地通過電視和雜誌等大眾媒介向消費者進行廣告宣傳。現在由於有了有線電視、TiVo(一種數字錄象設備),以及由於因特網的出現導致廣告市場的分化,各公司都在通過不同的途徑向外發送它們的信息。“問題是,它們如何才能找到一種商業模式,能在當今這樣一個用戶可選擇內容的環境中取得成功。”

對於試圖把娛樂和信息結合起來的“病毒營銷”者們來說,另一個困境是,在進行品牌宣傳時,應該露骨或者謹慎到什麼程度。懷特豪斯說:“人們總是傾向於接受那些不太赤裸裸的廣告宣傳,因此很多公司采用不露痕跡的技巧,有些推廣活動幾乎是悄悄進行的。”

是藝術,不是廣告?

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倫納德·洛迪什(Leonard Lodish)認為,不管宣傳活動多有趣,技術上有多酷,“病毒營銷”者們仍然受到成功廣告的基本要素的約束。他說:“最重要的首先是,產品或服務能讓人滿意或感到高興,並且能讓人們有和朋友們談論的願望。”

洛迪什說,“病毒營銷”活動如果把消費者又引回到自己的網站上,其傳播的範圍就沒有純“病毒營銷”活動來得廣。但是,這種策略可以帶動公司與感興趣的消費者進行雙向交流,這對雙方也許都有價值。

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沙維·德雷茲(Xavier Dreze)指出,很難對“病毒營銷”的影響進行評估,因為這種影響偏向於我們隻注意那些獲得成功的廣告。

德雷茲還解釋說,通過聊天室和討論區把信息發到因特網上進行“病毒營銷”活動,是很費工夫、漫無目標的。德雷茲還補充說,因為不可能知道誰會從朋友處收到“病毒營銷”廣告或者內容是什麼樣的,廣告商可能會很快失去對“病毒營銷”的控製。

為了解決有效評估的問題,廣告調查基金會正著手搞一個試驗項目,對消費者的廣告收視率進行評估。廣告調查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鮑勃·巴羅奇(Bob Barocci)說,調查顯示,在信息製作過程中,如果有消費者參與,廣告傳播就變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