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金利被刺兩個月後,北方太平洋危機中相鬥的雙方握手言和。他們共同建立了一個控股公司——北方證券公司。這個控股公司合並了北方太平洋、大北方和"芝——伯——昆"鐵路。希爾和哈裏曼都在董事會中獲得了席位。這次協商的成功使華爾街兩個重要的集團得以和平相處,它同時也令公眾警覺到密西西比以西的鐵路已被他們控製。"取得第二個部分的控製權要比第一部分容易得多,"一位報紙編輯預言了東部鐵路的壟斷將要接踵而來,"一條又一條鐵路慢慢落入他們的掌握之中,最終會有一天,任何一個地方的乘客如果反對乘坐他們公司的火車的話,就隻能乘電車或者步行了。"69北方證券公司的設計師們的夢想已超出了人民黨所懼怕的範圍。在將橫跨北美的鐵路線連接成功之後,他們計劃用輪船將之與亞洲相連。愛德華·哈裏曼甚至提出了建立全球交通網的設想。目前,皮爾龐特正在考慮如何通過鐵路和輪船壟斷北大西洋,將其控製領域拓展到美國以外的地區。華爾街的目光正日益移向海外。
控製北方太平洋公司股權風波的受害者除了數千破產的投資者之外,還有摩根的合夥人羅伯特·培根。盡管他在華爾街23號又待了一年半,他的神經已被這次危機擊垮。遵照醫生的囑咐,培根外出狩獵兩年——這是一種摩根式的治療方法。結束國外旅行回到美國後,培根在一係列部門任過職——助理國務卿、國務卿、駐法大使——相比於當皮爾龐特·摩根的主要副手,這些職位要輕鬆得多。
━本章參考文獻━
1.桑普森:《放債者》(Money Lenders),第60頁。
2.《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1988年4月18日。
3.內文斯:《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第657頁。
4.辛克萊:《海盜號》(Corsair),第98頁。
5.倫敦市政廳圖書館J.S.摩根公司和喬治·皮博迪公司資料,下議院3.1.1,老J.P.摩根發給小J.P.摩根的電報,1895年2月1日。
6.內文斯:《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第659——660頁。
7.惠勒:《皮爾龐特·摩根和他的朋友們》(Pierpont Morgan &;Friends),第30頁。
8.艾倫:《偉人皮爾龐特·摩根》(Great Pierpont Morgan),第90頁。
9.溫克勒:《輝煌的摩根》(Morgan the Magnificent),第19頁。
10.薩特利:《J.皮爾龐特·摩根》(J.Pierpont Morgan),第289頁。
11.倫敦市政廳圖書館J.S.摩根公司和喬治·皮博迪公司資料,下議院3.2.2.2(1),老J.P.摩根發給小J.S.摩根的電報,1895年2月5日。
12.卡羅索:《摩根人》(Morgans),第333頁。
13.黑爾:《英國和日本與金融怪物》(Britain and Japan and the Financial Bogeymen),第10頁。
14.格蘭德:《麥金利、布蘭恩和人民》(McKinley,Bryan,and the People),第1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