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生命是無價之寶,不過這句話用在貧瘠動亂的緬甸,無疑是種赤裸裸的諷刺。在這裏,生命等同一頭家豬般廉價。在我們這次搶毒行動中,那些傷亡的佤族士兵,他們的家人,僅僅就得到六百元的賠償。如果真要較真的話,他們的性命,還抵不上一頭家豬的價格。
這幾天,李甘的心情一直處於晴天狀態,他並沒有因為折損了一些佤族士兵而感到些許沮喪。相反,他是販毒武裝內最樂嗬的一位。一向一毛不拔的他,竟然在營地內連續擺了兩天兩夜的慶功酒宴,著實令我們有些刮目相看。
李甘這人在我的眼中,是位有勇有謀的梟雄,不過他卻有兩個致命的缺點,一個是吝嗇,一個是吹牛。正是這兩個缺點,阻礙了他前進的步伐。若是他能夠改正過來,我相信他一定會在果敢闖出一片名堂,而不是偏安一隅的蝸居在清水河做名沒什麼前途的毒販。
由於這次搶來的毒品,都是些半成品,無法進行銷售,都被送完了製毒作坊,進行二次加工。在李甘手上,總共擁有著兩家頗具規模的製毒作坊,它們每年都可以給他帶來巨額的收入。如果說外表善於言談的李甘,有什麼逆鱗之處,我想那應該是這兩家他精心經營的製毒作坊吧。在他手下當兵的這段日子裏,我曾親眼看見,李甘的一位林姓結拜兄弟,隻因貪了他製毒作坊內一批還不值萬元的毒品,便被他給活生生的亂棍打死。要知道,對方可是跟他有二十年之久的友情。
從這件事上,我不僅看到了李甘的心狠手辣,還看清了他的為人。他是位合格的毒梟,但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中國有句古話,宰相肚裏能撐船,要想成為人上人,必須要有過人的胸襟,一位連自己結拜兄弟都能殘忍折磨致死的人,注定將來的路,不會走的太遠。
好不容易歇上幾天,李甘便派我們這六人去了趟氏族山,他的一個製毒作坊,就是建立在這個山溝裏。最初,我們也不清楚他為何要把製毒作坊建在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後來聽了別人講解才知道,毒品在生產加工的過程中,要添加一些化學品,這些化學品發生反應後,會散發出一股令人作嘔的惡臭。如果製毒作坊建在有人煙的地方,不出幾天時間,就會被人舉報。雖然李甘跟當地的正規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這並不代表著他敢任意妄為,一些擺在台麵上的規矩,他還是不敢輕易觸犯得。
李甘讓我們六人去氏族山,並不是要委以重任,托付我們什麼重大職責,而是讓我們去那裏查一查陳年老賬。在他的眾多手下中,隻有我們幾人是初中畢業,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卷著褲管的莊稼漢,對知識認知範圍,僅限於自己的名字。有些,甚至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書寫。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甘恰恰相反,他是位多疑的人,他經常三天兩頭的派人去清查製毒作坊的賬單,似乎所有人都對他懷有二心般。當然,他也從沒信任過我們六人。我記得我們從氏族山回來還沒兩天,前腳剛把賬本交到他手裏,他後腳便雇了當地一名教書先生,讓他再去氏族山清算一番。幸虧那位教書先生清算後的賬本跟我們基本相符,不然的話,可能我們六人就要重蹈他結拜兄弟的覆轍了。如今,再想起這件事,總歸有點後怕。當時,那位教書先生如果老眼昏花算錯了幾個數字,依李甘的性格,迎接我們六人的不是槍子,就是大棒。
氏族山的名字由來,是為了紀念孟獲手下的一位名將。相傳,一千多年前,諸葛亮征討南蠻時,打到了這座山腳,本來要屠盡當地百姓,以儆效尤。不過,像劇情所演那樣,危難關頭總會有一名頂天立地英雄出現。那名英雄以一人之力,阻擋了諸葛亮的野蠻行徑。當地人為了感激他的恩情,便把埋葬他英魂的那座山,取名為氏族山。在當地的方言中,氏族是天神兒子的意思。
當地人這樣講,我們也這樣聽,隻是在我們的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在呐喊道:“這純屬扯淡,諸葛亮何時攻打過緬甸?”
就像人性一樣,我們的身體強度,也在漸漸適應著緬甸多山的環境。攀爬氏族山的過程中,我們中途僅僅就歇息了一回。剛接近製毒作坊五米遠,便有一股惡臭從裏邊飄來。第一次聞到這味道的我,冷不丁的翻騰大吐,這是我這輩子聞到最惡心的味道。也難為了那些製毒分子,能夠長年累月的在這種地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