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幽穀論道(1 / 2)

女子不知道人所說的一場“緣”是什麼,心下暗想“此道人的一件衣物就這樣不凡,可看其道法之強,已不弱於一些隱世的至尊人物,但我從沒見過此道人,為何找上我了?”

道人似看出了女子的心思,說到“不用奇怪,緣分一說,虛無縹緲,有時就不過紅塵一瞥,也不若時空中的虛無感應。其‘緣’所指,非是天地意誌,也非人力可違,飄渺間總有一絲明悟,一種聯係,又或可稱為驚喜。貧道送你一場‘緣’,也不過是於霧中看花,小竊天機而已。”

男子聽了道人所說,似有所悟。於是說到“前輩所說,那今日我們在此相見便是有緣了,不如移駕到我車架內一敘,我們一起喝酒談興,在聆聽前輩說教,這才不辜負一‘緣’字。”

“既是隨‘緣’,又何必移駕,不如就於此間論道。”

隻見道人衣襟展動,便見時空轉動,景象變換,此穀仙光縱橫,靈氣升騰。不多時整個幽穀便換了模樣。

“這…這…”

看清眼前景象,男女這次是真的驚得說不出話來。

隻見幽穀中靈氣十足,萬花齊放,瑞獸漫步,精靈飛舞…穀中大石凹陷之處,聚有一汪清泉,其水清澈絕倫,水麵有淡淡靈氣升騰。整個大石金光閃閃,仙氣繚繞,神聖不凡。

男女皆出自大族,族中有無上秘錄刻錄此穀秘密,其中也記錄了當年發現此穀時的情景,不想今日在此得見,這簡直是駭人聽聞。若是傳出去,必將震驚天下。同時也心中一凜,天下還有如此的人物。兩人皆是族中重要人物,知道一些族中的底蘊人物,但都無法達到如此地步。這道人道法之高,足可以君臨天下,倘若世間至尊不出,無人可是對手。

道人見兩人神情,解釋到:“這隻是我幻化當年景象而已,算不得真。”

即使這樣,二人也震驚莫名,而且心中充滿疑問,現在距離發現此穀已不知過了多少歲月,世間的人幾乎已經快忘了此事,而此道人還能幻化如此逼真,就如親眼所見一般。

“貧道隻是略曉推測之術,從穀中遺物中尋一絲天機,繼而大膽推測當時之景而已,二位不必太過驚訝。”或是看出了男女心中的疑問,道人如此說到。

“此道人推測之術簡直登峰造極,一眼便能猜出我們心中所想。”二人對視一眼,對道人的推測之術皆為欽佩。

二人都不是凡人,心性閱曆都為不凡,神情也慢慢變得自然。女子上前說到:“前輩功法逆天,能造此佳境,我等不如。既願意說教,不如到亭中一坐。”說著,女子右手微動,掌心出現一坐碧綠涼亭。女子輕輕一擲,涼亭便於空中顯化,逐漸放大,立於幽穀之中。

道人一看,此亭乃是用碧絲幽竹而造,造型典雅,做工精致。亭簷四角各掛著一串風鈴,每串有八個風鈴連在一起,順簷角垂下,於風中輕擺,其音清脆,聽來令人心曠神怡。

道人一看,也不住讚歎,“此亭用碧絲幽竹而造,人於亭中修煉,可凝神靜心,若長久於亭中修煉,必然道心堅定,萬魔不侵。而碧絲幽竹乃萬年一長,一次不過丈許長。當世已極難尋見,而此亭所用材料,已有百萬年之久,實是不可多得的寶物。”要知道,該道人何其神秘,也不知是什麼時候的老怪物,眼光何其高,連他也稱讚的東西,怎能不是稀世奇珍。

女子一笑,“此亭乃是我遊曆間在一古跡中無意發現的,還好能入前輩法眼。”說著做了一請的姿勢,三人徑直步入亭中。

亭中有一白玉石桌,三人分列而坐。男子看周圍精靈飛舞,穀中鮮花爛漫,瑞獸漫步,仙光縱橫,又有風鈴清脆,清香彌漫,實感是人間仙境。於是笑道:“今日有緣與前輩相識,實是人生一大興事,於此期間,怎能沒有佳釀。”於是雙手一晃,桌上便多了一個玉龍壺和三隻白玉杯來。

男子提壺,為每個杯子斟滿。隻見倒出的乃是金黃色玉漿,整個白玉杯中更像是有無數金黃色小龍盤旋翻滾,隱隱有龍吟之聲傳出,一股清香立刻彌漫整個山穀,甚至於穀中瑞獸和精靈也騷動不安。

原來男子拿出來的是用龍隨釀製而成的佳釀,其中蘊含了先天真龍之氣,所以有此意象。龍隨乃是天地自行醞釀而成的不世奇珍,隻出現在先天龍穴之中,連龍族也不一定能找到先天龍穴,所以龍隨在世間更是珍貴無比。它裏麵蘊含了天地大道,特別是先天龍氣更是被龍族視為珍寶,可以讓龍族蛻變,加速成長,因此一旦有龍隨出世,龍族都會想法設法得到,現在隻有一些世族和宗門才能有一些珍藏。

自知雙方都還不知到彼此姓名,於是男子介紹到:“我叫王騰,是北朝神國之人;這位是我道侶芩琳,她是西部神朝應天宗的人,”頓了頓,他繼續說道:“不知前輩如何稱呼?”其實他並沒有將兩人身份說得詳細,他的真正身份乃是北朝神國三皇子,而芩琳是西部神朝應天宗聖女,兩人身份都是尊崇無比,於整個神界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在此道人麵前也不敢妄自尊大。這可是天地至尊般的人物,就是兩大聖府聯合,別人也不會給麵子,這點虛名不說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