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君臣同心(1 / 2)

徐誠忻當兵時讀一本厚厚的《炮兵理論》是每天的必修課,對於火藥的配比、工作原理、後座力等要點都了若指掌。一硝二磺三木炭,這是傳統的黑火藥配方。但是中國曆來缺硝,所以碳的比例較高,配出來的火藥燃燒強而爆炸弱。

但具體哪裏產硝多,徐誠忻也不知道,他的地理知識很少得高分。後來找人一問才知道,產硝最多的隻三處:出蜀中者曰川硝,生山西者俗呼鹽硝,生山東者俗呼土硝。至於提煉方法這些老專家早有秘法,這樣一來火藥的改進是不成問題了。

火銃的設計,那已經是很成熟了,唯一的問題是宋代的冶煉水平與精工技術。這些是一時半會無法改進的,隻能按照現有的條件逐步完善。這些天他們做的就是用徐誠忻的設計與現有的科學技術進行最合理地接軌。

經過半個多月的努力,第一批五支樣品總算做出來了,這已經很像一支步槍了。“海聾王”迫不及待地拿過來試了一槍,一聲巨響過後,輕鬆擊穿了一百多步外的一塊白布。按照這樣的射程,它的有效殺傷距離應該在六十步到七十步之間。

這樣的殺傷距離讓徐誠忻很不滿意,他取過來看了看。火藥沒問題,槍管已經做到最好程度了,問題就出在子彈與槍管的密封性上。因為是鐵彈是從槍管頂部塞進去的,再加上製作工藝根本談不上標準化,火藥燃燒後產生的能量很大一部分是浪費掉了。這樣一來子彈自然就飛不遠,可這是硬傷,徐誠忻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彌補。

本來大家對這樣的殺傷力很滿意了,這跟以前的那種竹筒放炮不知先進了多少倍。但徐誠忻將其中的關竅一說,大家又來了精神,紛紛開動腦筋想起來。

大家正低頭沉思中,猛地又是一聲巨響。原來“海聾王”又放了一槍,這一槍竟直接擊穿了二百五十步遠的靶子。大家莫明其妙,紛紛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海聾王”笑著說:“我隻是在鐵彈上包了一塊布。”

徐誠忻聽了啞然失笑,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很簡單,是自己把它想複雜了。有了二百五十步的射程,火槍手就安全多了。

於是接下去就是將火槍的生產標準化、工廠化,這需要一大筆開支,在沒有得到朝廷的許可是做不到的。這些事就不是徐誠忻可以插手的了,所以他又開始空起來。閑時他又將火炮、地雷的圖紙做出來,交給那幫專家看。那幾個老頭一見,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研究起來。

徐誠忻也沒打算讓他們能馬上做出來,隻想先給他們個概念,所以送了圖紙以後便謀劃著怎麼進宮去說服哲宗讓軍隊裝備新武器。

這天下午,他估摸著哲宗該忙的事都忙完了,便穿戴整齊,打算進宮去見見他。剛剛跨出大門迎麵就看到身穿便服的哲宗皇帝帶著四、五個人走過來,徐誠忻嚇了一跳,趕緊把他們讓進院門。

“陛下,你怎麼又出來了?”

哲宗皇帝得假意一板臉,說道:“怎麼,朕出來親眼看看自己的京城、自己的百姓還會有什麼不妥嗎?”

徐誠忻苦笑道:“是沒什麼不妥,可我怕自己保護不了陛下,要是出點什麼事我的罪過可就大了。”

“沒事,今天我隻出來走走看看,不管閑事。就算有事,有範斫在此,你盡可放心。”說著指了指身後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徐誠忻打量了那範斫一眼,見他一付精幹孔武、神定氣閑的樣子。隻是臉上石板一塊,看不出一點表情,似乎挺厲害的樣子,總算放心不少。

“那行,今天我正想去找陛下呢,我們進屋聊吧。”

哲宗還未說話,突然聽到一人說:“那怎麼行,難得出來一趟,若是也悶在屋子裏還不如不出來呢!”

徐誠忻一聽覺得有些耳熟,那人雖是一身男裝,仔細一看認出來了。“你是長公主殿下?”

趙舒剛才一直在門口東張西望,沒空搭理他們。這會兒聽說今天隻是來聊聊天,不免大為失望,忍不住出言抱怨。看著徐誠忻有些驚訝的表情,她得意非凡地一笑,說道:“你才發現啊!怎麼樣,本女俠的易容術厲害不?”

哲宗好奇地問道:“你們認識?”

趙舒想起那事不由小嘴一嘟,哼了一聲道:“這壞人......”

徐誠忻怕她說漏了,不容她說下去趕緊接口道:“那日在宮中微臣不慎迷路,是公主好心帶了我一段,說起來真得好好謝謝公主才是呢。”暗中又才她連連使眼色。

趙舒對他皺皺鼻子,說道:“今天本公主過來就是讓你謝我的。”然後又轉頭對一男裝打扮的宮女說:“采羽,我們去壞人家裏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