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群眾路線(1 / 2)

從目前的情形看,遼軍的這次進攻應該是早有預謀的。他們一直在代州一帶巡回,把別人的注意力都拉過去,又暗暗地把重兵拉到易州一線。但就算如此本也不能輕易得手,恨隻恨城內出了漢奸,漢奸這玩意從古至今都是危害最大的東西。可笑朝中那幫大臣在還討論該不該派使臣去抗議,人家卻這麼輕而易舉地動手了。

據報淶水一線有遼軍先鋒兀衍率三萬兵力,拿下淶水後直接向易州方向挺進。五回嶺的遼軍有一萬五千餘人,除留下五千守城,加上從西麵合圍上來的四萬,共計五萬餘人已經向飛孤、代州方向前進。他們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將代州合圍,然後一舉拿下,因為現在易州已經不能牽製他們了。

兀衍的三萬騎兵想要繼續南下必須先解決後方的易州,昨晚的那一仗對他們來說實在太輕鬆了。雖說守將開城投降,但城外還有廣信軍大營,那廣信軍和他們人數相當,本以為是場惡戰。不想宋軍毫無戰力,一觸既潰,遼軍乘勢追擊,如砍瓜切菜一般,三萬宋軍隻剩下幾千人馬向南逃竄。

兀衍大為奇怪,要不是擔心有詐那幾千宋軍也活不了命去。後探子回報,前方並無異樣,宋軍真的敗走了。兀衍聽了哈哈大笑,早知如此一路追下去,必能全殲廣信軍。這樣一來,他信心大增,在他眼裏宋軍不過是些烏合之眾,哪能與契丹鐵騎相比。於是他毫不停歇地調轉馬頭向易州城進發,易州城隻有二千守兵,拿下它隻是轉眼間的事情。

此時,易州府衙的議事廳內已是一派緊張繁忙,各級軍官、差役進進出出,不斷地從這裏接到命令然後下去實施。易州城內有百姓二萬多人,守兵二千。這裏本不是前線,一般用來調度指揮,儲存糧草輜重等物。加上鐵衛營也隻有區區七千兵力,就是把城裏的百姓算上去也沒有兀衍的遼軍人多,這一仗可真是凶多吉少。

沒有不透風的牆,沒過多久城裏的百姓知道了自己麵臨的危險。又有人傳言易州刺史已帶隨從離開,雖早有安民告示貼出,但依舊人人自危,不知如何是好。一些膽小的已經開始收拾行裝打算南下逃難,其餘人一看紛紛學樣,不一會兒這支逃難的隊伍就越來越大,向城門口湧去。

“站住,將軍有令,有敢靠近城門者格殺勿論!”城牆上一節級厲聲大吼,在他身側一排弓箭手已經箭在弦上,隻等他一揮手就能灑下一陣箭雨。

百姓們一時不難動彈,停了一會兒人群中開始響起婦嬬兒童的哭泣聲,人群又開始燥動不安起來。有一中年漢子走上一步拱手說道:“這位軍爺,我們隻是普通百姓,這兵荒馬亂的隻求能活個命,求大人放我們一條生路吧。”

節級不為所動,隻是一臉冷酷地說:“這是軍令,無人可以違抗!”

“我們不想死啊,放過我們吧!”

“李大人都已經逃走了,我們留在城裏等死嗎?!”

“是啊,當官的都走了卻把我們老百姓當成了替罪羊。遼人要殺我們,連你們也要殺我們嗎!”

......

百姓們七嘴八舌,越來越激動,隊伍又開始緩緩向前移動。“放我們出去!放我們出去!”

“嗖”得一聲,一支狠牙箭落在隊伍的最前麵,隊伍被勉強製在原地。節級又從箭袋抽出一支搭上,喝道:“此箭為界,若再敢有靠前者殺無赦!”

一支弓箭隊有五十人,下麵的百姓卻有上千之眾,而且越聚越多。他們仗著人多勢眾互相鼓舞壯膽,叫罵聲也越來越激烈,形勢大有失控的危險。而城牆上也有更多的弓箭手正在向這邊聚集,一旦百姓衝向城門,他們會毫不留情的射殺。

“宋軍要殺老百姓了,宋軍要殺自己人了!”人群中許多人開始情緒崩潰,都不知道自己的嘴裏有叫些什麼,和著小孩和婦女們的哭喊,已經亂成了一團。

“咣”,一聲巨響,所有人都一怔,大家用驚恐的目光看向城牆。隻見一位全副披掛的年輕將軍站在城頭,他左手舉著一麵銅鈸,右手握著一把短銃。他見百姓安靜下來,將銅鈸一扔落在眾人麵前,發出“喀”的一聲破響。前麵的人仔細一看,隻見銅鈸中間已經裂了一個洞。

這人自然是徐誠忻,他聽說這裏有百姓鬧事,急忙出來看看。一見這陣勢不敢大意,強敵當前,要是自己內部再亂了,這仗就不用打了。他站在城頭想讓大家靜靜,可百姓們的情緒已經有些失控,哪裏有人願意聽,隻顧自己在那裏叫罵哭泣。情急之下,他更讓人找來了這麵銅鈸,鈸是古時的打擊樂器,本來聲音響亮,再加上他用火銃一射,果然將大家給鎮醒了。

“誰敢殺百姓!誰他媽敢殺我大宋百姓!”徐誠忻趁著片刻的安靜大聲怒吼,那惡狠狠的陣勢似乎是想找人拚命。“誰敢動我們大宋一根寒毛,老子就讓他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