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項鍾來訪(1 / 2)

翌日,張孝傑早早地就帶人過來拉炮,鐵衛營的人也已經準備妥當,順順利利地完成了火炮的交接。看著鐵衛營眾官兵一臉不舍的樣子,張孝傑不敢逗留,客氣幾句忙不迭地告辭而去。和談已經結束,火炮也已經到手,遼國使臣們誌得意滿地開出易州城,直奔關外而去。

徐誠忻對陳友直招招手,問道:“事情都辦妥了?”

陳友直笑得很是猥瑣,回道:“將軍放心,三門大炮都做好了手腳。炮彈連夜從城外軍中運來,引線、藥量都改過了,保證打不了三發就炸膛。”

“也不能太明顯,操作流程說清楚了?”

“講清楚了,屬下還給他們加了不少內容。讓他們開炮之前須殺五畜祀雷公,開炮後澆冷水,而且之水也大有講究......”

徐誠忻懶得再聽,笑道:“你小子越來越會坑人了,不過--我喜歡,哈哈哈。”

邊上的董統、呂大通等人無不大笑,範純仁想笑又覺得不妥,猛吹幾口氣,說道:“小徐啊,易州的事已經了結,老夫還得回京複命,你可願意與我同行。”

“好啊,與老範同行我可是求之不得。不過走之前還有一事必須去做,”徐誠忻臉色一正,道:“這次宋遼之戰,易州之所以能獲勝,全賴鐵衛營與易州軍民的浴血奮戰。我們這些僥幸活下來的決不能忘了那些替我們犧牲的兄弟。曹方,我交給你的事完成得怎麼樣了?”

曹方回道:“今日卯時左右定能完工,隻是那碑文還得請將軍抽空去題字。”

“我那幾個螃蟹樣的大字怎能上得了台麵,此事還得請範大人代勞了。”

範純仁臉色一派肅然,道:“老夫一介文人,不能上陣殺敵,於易州也不曾立下尺寸之功,實是不敢僭越。”

徐誠忻收起玩笑心態,一本正經地說:“範大人這話說得不對,常言道:文死諫,武死戰。你我隻是所處的戰場不同罷了,其目的都是為了振興我大宋、保護我百姓。再說這一個多月來,範大人為本國的利益日夜操勞與遼人周旋,不僅對易州,對天下百姓都是立了大功的。我對你的這聲兄弟可不是白叫的,此事當仁不讓,就不要推辭了。”

範純仁見他如此誠意,覺得也推辭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便雙臂一振,道:“好,那老夫就獻醜了。我這就回屋研墨,速速立碑,以慰英靈!”

眾人隨他進屋,磨墨、鋪紙,一切準備就緒,範純仁卻拿不定注意上麵應該題什麼字。徐誠忻想了想道:“易州軍民之所以能打勝仗,第一在於一個‘義’字,軍為護民而戰,民為護兵而戰,兩不相棄,如魚水之情。第二在於一個‘勇’字,麵對數倍於我的強敵仍毫不退縮,明知要死仍奮勇向前。我想這義通二字正是這些犧牲將士和百姓的品格特征,也是克敵製勝的關鍵。”

範純仁手捋胡須,歎道:“不錯,義字當前,勇者無敵,此乃王師風範,大宋國威之所在。”言畢蘸墨揮毫,寫下“義勇”二字,筆勢如劍、頓墨如鼓,氣勢非凡。

立即有人將這兩字送出去,拓於碑上。碑的四周是一圈石雕護欄,篆刻著易州之戰的簡要經過,以此碑記念戰爭中死去的英靈。

第二天一早,鐵衛營和易州城所有官兵在徐誠忻與範純仁的帶領下在市場集合。城內的百姓聞訊也紛紛趕來,不多時便圍得水泄不通。看著場地中央那一塊高高聳立的“義勇”碑無不肅然,出奇的安靜。

範純仁連夜寫了一篇悲壯高亢的祭文於碑前高聲誦讀,聽者無不感同身受暗暗垂淚。想起那段艱苦的歲月,無數戰友、親人、朋友在自己的眼前倒下,數不清的家族已經殘缺不全。這就是戰爭,不管是戰勝戰敗都得付出沉重的代價。

徐誠忻雙手捧著一碗酒,來到碑前緩緩灑於地上,嘶聲吼道:“兄弟們,一路走好!”說完單膝跪下。

“一路走好!”

所有士兵大吼著也跟著跪下,緊接著周圍的百姓一片連一片地跪地默哀。整整三分鍾時間,就連小孩子的哭聲都不曾聽到,唯有那陣陣冰涼的北風不時從頭頂掠過,如同魂魄的哀鳴。這些魂魄都是民族的英雄,他們必須為後人所銘記、所崇拜。

在回家的路上,徐誠忻還久久不能釋懷,暗中感歎:終於知道民族英雄是多麼偉大了,以前在後世一天到晚有空隻知道看明星、找島片,現在想想全他媽是狗屎......

命令已經傳下去了,所有士兵準備好行裝,借老百姓的東西全還掉,欠的錢清掉,明日一早便可回京。

晚晴的身體經過一個月的休養已經恢複得差不多,她也沒閑著,在徐誠忻的授意下秘密搞了一個情報站,主要是為了收集遼國與女真的各種消息。曹方成了易州主將,全力支持這個情報站的運作。密探們扮成商人、鏢頭、馬夫不停向四周滲透,定期或不定期的向汴京總部傳遞各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