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淮東真相(1 / 2)

回到驛館後,徐誠忻閑著無聊與劉武在房間裏吹牛聊天。範斫是個死腦筋,隻將周圍的情形觀察一番便回到房裏不知在幹什麼。

過了一會兒,牛縣令果然來了,懷裏抱著一個布包的大盒子。徐誠忻一見樂了,笑道:“牛縣令政績頗豐啊,這麼大一摞,我看上半天都看不完哪!”

牛縣令略顯尷尬地笑笑,道:“大人見笑了,下官的那些微末小功不敢勞動聖上費神,思之再三還是算了吧。這是下官家藏的一件瓷器想贈予大人,不是什麼古物,隻圖個新鮮。大人在本縣多受驚擾,下縣深感不安,獻上此物權表謝罪。”

這牛縣令也實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了,思前想後總算記起家裏還有這麼一件東西。這瓷器原出自縣裏的一位名家之手,牛縣令曾經幫過他的忙,為表感謝送來了這個物件。

他也知道這東西有些寒酸,所以他就沒打算讓徐誠忻為自己請功,隻希望順順利利把這尊菩薩請走就萬事大吉了。

徐誠忻眉頭微微一皺,問道:“牛縣令,你一年的俸祿是多少?”

“下官一年得一百五十餘貫錢。”一貫就是一兩銀子,合成人民幣也就是年薪六萬左右。這是所有的收入,並不象現代那樣有各種補貼、福利。一百五十兩銀子要養活一家子,還要對付各種應酬、生老病死、人情交來,要是不貪點的話日子確實過得有點緊。

“那你這瓶子值多少錢?”

“這個,大約值銀三十餘兩。”

“那可是你將近三個月的俸祿錢啦,你這禮送得不輕啊!”

牛縣令心中一驚,暗暗歎息:這禮果然是太寒酸了。罷了罷了,反正三年任期快滿,我也已經這是一把年紀,大不了致仕還鄉。便道:“大人明鑒,這物件雖是粗鄙卻是下官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若大人看不上眼,下官收回便是,請恕唐突之罪。”

他一硬氣,徐誠忻反而又笑了,說道:“別,跟你開個玩笑嘛,你的禮物我還是挺喜歡的。劉武,把它收起來。”又道:“老牛啊,你看我到你這兒來你又是請我吃飯又是送東西,化了你不少錢吧?”

牛縣令有些摸不清他的門路,訕笑道:“大人言重了,此許小禮不值一提,聊表心意罷了。”

徐誠忻有心還他個人情,但送他銀子是肯定不會接受的。最後看到那件瓷器,想到這宋瓷在後世可是個值錢的玩意,隨便拿出一件都是天價。現在身在宋朝,這玩意到處都是,既然如此,不如問他買些,也好乘機送他些銀子。

“老牛,你送的東西我很喜歡。另外我還有一些親戚朋友,也想送他們一些,所以想跟你定製一批,你看成不成?”

牛縣令暗暗叫苦,問道:“不知大人要多少件?”

“無所謂,先弄它二十個左右吧。”又對劉武說:“取一千兩銀子來。”

牛縣令忙道:“大人喜歡隻管拿去,萬不可化銀子。”

徐誠忻笑道:“你這話說得不實在了,一個瓶子三十兩,二十個瓷器那要多少錢?你一年的俸祿全搭上都不夠,難道你想挪用官銀不成?”

“這......下官決不敢動用官銀。”

“那就是了,拿著銀票,這是十三府通兌的。對了,一千兩夠不夠?”

牛縣令有些不知所措,回道:“太多了太多了。”

“剩下的就當做是給你的傭金,到時麻煩你找人幫我送到杭州府章大人處。”

牛縣令看著銀票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不知如何是好。

徐誠忻將銀票往桌上一放,道:“老牛你先坐,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吧。你為官清廉我已有所耳聞,吃三個月的白菜豆腐不好受吧?”

牛縣令聽了渾身一震,胡須微微顫抖,想起每每被上官欺壓真是有苦說不出。勉強回道:“為朝廷辦事,為百姓謀福,下官食之如甘飴。”

“好一個食如甘飴。”徐誠忻讚道:“我們這個國家就需要象你這樣的官,清廉勤政、一心為民。你放心,朝廷是不會虧待你的,等我回京自然會向聖上舉薦。”

牛縣令終於相信他並是象以往的那些貪官,一時心中激動萬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道:“大人體恤下官,令人感佩,下官,下官......”

徐誠忻忙把他拉起來,歎道:“這些年來牛大人一定受了不少委屈,本官受聖上委托巡視江南,你有什麼話盡可對我講,定能還你一個公道。”

牛縣令起身坐下略一沉吟,道:“下官此任將滿,本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思混日子,屆時告老還鄉,至少還落得個清白。如今大人既然問起,若再不直言相告便是有負聖恩了。要說委屈,下官倒談不上,隻是委屈了本縣的百姓,我們縣衙對他們虧欠甚多啊。”

“先說這賦稅吧,大宋律定坐商十收一,行商十收二,鹽鐵茶之物十收三,但我縣的稅收卻翻了一番。除此外,各路榷關費用更是高得離譜,要不是本縣是官道必經之路,碧虹縣早就荒涼了。再說那些農桑漁、織戶,除每年上交朝廷定下的稅銀,還增加了各項雜費、勞役六、七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