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知難而進(1 / 2)

本多茄川走後,袁丁忙不迭地提醒徐誠忻:“徐大人有這等鑄劍之術切不可傳於倭人,這可是養虎為患啊!”

徐誠忻兩手一攤,笑道:“袁大人過慮了,我哪來這等奇術。”

“那......”

“那兩把倭刀是我事先命人去敲斷了,再暗暗粘上的。還好他們愛惜自己的武器沒讓我再試,不然非露餡不可。”徐誠忻認真地說:“倭國雖不濟,但造出來的刀劍的確比我們強。等那倆名鑄劍師來了,好好招待,技術沒學到手決不放他們回去。”

袁丁恍然大悟,喜道:“大人放心,下官馬上著人去辦。大人這一手真是......高明。”

徐誠忻對他擠了擠眼,道:“你應該說‘卑鄙’才對,這樣聽起來更舒坦一點。”

“哈哈哈......”倆人同時放聲大笑。

辭別袁丁,離開鴻臚寺後,徐誠忻回到家中。不多時,哲宗的聖旨就到了,自然就是任他為樞密副使之職,從二品大員。而樞密使之位仍是空著,哲宗也沒有表態,隻命徐誠忻代行樞密使權職。其中的道理一目了然:哲宗就是要讓這位小舅子主理樞密院。

一時間,朝中各官上門敬賀的絡繹不絕。北宋時,中書門下與樞密院並稱“二府”,共掌天下的文武二柄。當朝宰相是章惇,掌朝政要旨,徐誠忻握軍事大權,此二人統領天下文武百官,可謂灼手可熱。

整整一天,徐誠忻都忙於應付上門來拉關係、聯絡感情的各級官員,送走了一批又來一批。好在他多金不貪財的名聲大家均有耳聞,賄賂他的人幾乎沒有,最多隻送點小禮物意思一下。當然,上來就拿重禮砸的愣頭青畢竟少見,先探探口風摸摸脾氣才較為謹慎。

呂商英做為他的下屬和學生,早早得就來了。徐府的人對他也很熟悉,便留他一起吃了飯。徐誠忻要時常接待訪客,他便被官燕帶去書房看書聊天。

晚飯後,總算空下來,徐誠忻卻不時往門口張望,好似還不過癮一般。

趙舒笑道:“相公,你還嫌不夠熱鬧嗎,再來幾撥人茶葉都要不夠用了。”

徐誠忻搖搖頭,說:“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倒來了一大幫,真麻煩!”

“相公想讓誰來啊?”

正這時,管家來報:“兵部尚書王修前來拜賀!”

徐誠忻一聽大喜,跳起來就往外走,一邊說道:“總算來了!”

兵部雖權限不大,但尚書的品軼與徐誠忻相當,他來得這麼晚也是有道理的。王修在任時間並不長,是哲宗親政後剛剛提拔上來的,自然為官較為小心。

“王大人親臨寒舍,真讓下官受寵若驚啊,快請!”徐誠忻的官場話越來越溜了。

“恭賀徐大人左遷至樞密副使,真是可喜可賀。下官與徐大人同朝為官又一起統領兵政,理應前來道賀,請請請。”

二人客客氣氣地寒喧片刻便一同走進內廳分賓主坐定,下人上茶,一起端起喝了一口。徐誠忻今天也不知喝了多少茶,現在就是讓他喝乳前龍井也覺得淡出鳥來了。不過,陪飲也是一種禮節,隻是可惜了那些好茶葉。

王修緩緩放下茶盞,麵帶微笑,道:“徐大人真乃國之柱石,力掃遼軍、聯兵抗西夏、南下掃貪懲腐,近日又計除叛軍。加上大人身份尊崇,這樞密使的職位確是實至名歸,眾望所歸啊!”

“王大人,是樞密副使,不是樞密使哦。”徐誠忻忙糾正道:“下官才疏德薄,做個副使已經是勉為其難,王大人過獎了。”

“徐大人年紀輕輕,得高位卻謙讓有禮,果然是人中龍鳳。大人現雖屈就副使,實則樞密院已歸大人統領,假以時日這樞密使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那就承大人吉言了。”徐誠忻不想再跟他囉嗦這些客套,他是一個喜歡講效率的,便直接將話題一轉,說:“王大人,如今咱們雖不在同一個衙門辦公也算是同個係統了。前段時間聖上交待我一些事,我正想找時間跟你商量商量呢。”

“徐大人有話請講。”

“首先就是我們鐵衛營的擴編,此次鐵衛營立了首功,聖上甚是滿意,所以允許擴至十萬。本來這事不敢勞動王大人,但聖上已經將鐵衛營歸於兵部。我雖兼著鐵衛營主將卻無權行征募這事,所以還得麻煩兵部來辦這事了。”

王修早就等著他開口,道:“此事聖上已經囑咐過了,大人有什麼想法盡管說來,兵部自當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