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回鄉拜祖(1 / 2)

經過這事後,徐誠忻也清楚了紫瑤有這塊心病,說話便注意了些。紫瑤聽了他的一番勸解,心結也漸漸鬆開了。一連數日,二人在杭州也不去欽差行轅,隻住在老宅內卿卿我我,讓範斫渾身不自在。

徐誠忻倒不是樂不思蜀了,他也是關照著劉武好久沒回家了,讓他們父子也多享幾天天倫之樂。二來王進這幾天跟他彙報了過去一年來的生意,他也要大體了解一下。

王進是個很專業的職業經理人,雖說進取心稍嫌不足,但這些產業經營得很有條理。報社的規模沒有擴大,贏利也漸漸趨於平穩。各地效仿的報社出來不少,暴利時代基本已經結束了。盡管如此,王進也替他賺了不少銀子,而他自己也賺得盆滿缽滿,在杭州絕對算得上是個人物。

徐誠忻對經商已經失去興趣,王進這麼能幹,他也樂得做個甩手掌櫃。現在他吃穿不愁,又不是個守財奴,要這麼多銀也沒用,幹脆劃出二百萬兩來,打算運往明州造戰船。

二百萬兩以現代計量算那就是二十萬斤,古代1兩=0.5千克/16=31.25克,一百萬兩白銀=31250000克=31250公斤=31.25噸,那就是62.5噸。用車拉太招搖了,王進就建議走水路。

宋代的造船術已經非常不錯了,大的海船可以載重達5000石(約250噸)以上,著名的“南海一號”排水量估計可達600噸,載重可能近800噸。杭州市舶司沒有這麼大的船,加上士兵、行李找兩艘大船還是不難的。

徐誠忻覺得有理,馬上傳話給杭州的市舶司。不久市舶司回話說,剛剛新造了兩艘大船,不過得過十來天才能下水。

杭州不臨海,造船廠就設在杭州與越州的交界處,叫陽縣的一個地方。徐誠忻也不清楚陽縣是哪個位置,反正據說是杭州向東南方向。那就得先把這二百兩銀子拉到陽縣再裝船,然後再從陽縣出海便可直抵明州巷。

在杭州休息了三五天後,欽差隊伍拉著銀子又出發了。章帆放心不下,讓劉中玉帶著一千多人馬押送,這也是挺有必要的,徐誠忻並沒有推辭。不過見章帆還送來了幾口箱子,心中不禁有些犯嘀咕:莫非這老小子也想行賄?

章帆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慮,笑道:“徐大人你貴人多忘事,這是你的東西。”

徐誠忻嘿嘿笑道:“老章你少來這套,送禮就送禮。我可先提醒你,我收了你的禮可不一定會替你辦事。”

“徐大人說笑了,這真是你的東西。”

“真的?”

徐誠忻打開箱子一看,裏麵躺著六、七件瓷器,隨便取出一件,見上麵非常醒目地印著一行字:春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黃福鑫,我日你全家!

“哈哈哈,這果然是我的東西。牛畂這老哥們,這事辦得真心不錯,哈哈哈......”

紫瑤見他笑得這麼開心,忙過來看看,一讀上麵的字頓感哭笑不得。不禁問道:“相公,這黃福鑫是何許人也?”

“壞蛋,大壞蛋。”說罷又小心冀冀地將東西放回,一揮手道:“沿著錢塘江,向南出發!”

一千多號人,拉著幾十輛馬車就這樣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隊伍並不是徑直前往陽縣,而是在徐誠忻的指揮下沿江而行,走走停停,頗費周折。畢竟八百多年後的地貌特征跟現在是有很大區別的,好在有錢塘江和富春江作為地標。

徐誠忻從小在富春縣長大,那裏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清楚。特別是在夏天,有事沒事都和一群小夥伴在江邊摸魚戲水,他的家也是臨近江邊,按理也是有據可尋的。

富春江是錢塘江的支流,要找它並不難,隻是要繞不少遠路。

隨著離家鄉越來越近心情也更加激動起來。這中間他不時騎上快馬沿江查看河道,行了將近二十天,他終於把位置確定下來。

“應該就是這裏了。”

劉武不知道他在找什麼,已經憋了好長時間,不禁問道:“徐大哥在找什麼,這裏是什麼地方?”

“這是我的家鄉......”

劉武看一眼這荒無人煙地方,“家鄉......”偷偷打量了著他的神色又不敢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