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造船專家(1 / 2)

眾人如蒙大赦,均暗暗鬆了一口氣,忙起身告辭,隻留下範子淵侍於書房。

“坐。”徐誠忻笑了笑,又問他討來帳本粗略翻了一下。果然如他所說,商貿活動甚是活躍,每月所得榷稅也有不少。

看完後將帳本往桌子上一仍,說道:“範大人所言不虛,看來明州的海防搞得還是不錯的。坊間傳聞這一帶倭寇海盜猖獗,莫非都是謠言?”

範子淵沒有回答,隻躬身問道:“久聞大人斷案如神、明察秋毫,不知大人對此有何見解?”他表麵上言恭禮周,但這話裏的意思卻似乎在考問徐誠忻。

徐誠忻也不在意,略一沉思,答道:“以我之見,其中必有文章。我徐誠忻向來不信官方文章,最可靠的還是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說這裏有倭寇橫行,我想大至是不會錯的,隻是你範大人的帳本想來也不會欺騙於我吧。在一個倭寇海盜橫行的地方卻商業繁榮,這於理不合,這中間的關竅還得請範大人解說解說啊。”

“大人法眼如炬,下官拜服。”

徐誠忻笑笑,道:“你是兩漸路轉運使,主理財政。朝廷現在很缺銀子,兩漸路這幾年上繳的稅銀不少,聖上都心裏有數。此次我來明州,雖一再說是要造船,但造船的目的還不是為了剿匪平靖海疆?離京前我曾與倭國使臣談過,他們竟也學遼人問我朝討要歲幣......”

“什麼?!”範子淵大怒,急道:“鼠輩倭人竟也......”突覺自己已經失禮,忙刹住,臉上卻是一副憤憤不平,還是忍不住打聽:“聖上可曾答應?”

“自然不會答應,”徐誠忻雖被他打斷了話,不僅不生氣反而頗為欣賞,可見此人也是個有血性的。“不過海疆不平,倭人必會借題發揮,敲詐勒索也不會停。這次聖上雖拒絕了他們,長此以往可就保不準了。”

範子淵將茶盞一放,想了想道:“大人,明州海域地形複雜、海島眾多,是倭寇聚集的重地。朝廷雖屢次派兵剿殺,但收效甚微,實在是難覓其蹤影之故。下官雖為兩漸路轉運使,但無權涉及兵事。大人主事樞密院,既來明州還請施也重典,痛下決心,將倭寇海賊盡數剿殺,則功德無量啊!”

“我倒是有這個想法,不過靠我一個人總是不成的,事情還得要你們大家一起幹。”

“大人盡管吩咐,下官定當全力配合。”

“好。”徐誠忻滿意地點點頭,道:“先說說明州的情況吧,讓我有個大體的了解。”

範子淵這才想起剛才那個話題,忙解釋道:“其實各地商人早就向官府報怨過了倭寇的事,但官兵剿匪無力,他們也慢慢對我們失去信心。時間久了,就算遭倭寇搶掠也沒人來官府報案,反倒變得一付太平景象。老實說,能在明州做商船生意的都是些有些財力的大戶,他們能做下去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一是請鏢行護船;二是給海盜孝敬銀兩,保其一路暢通。更有甚者,直接與倭寇商榷,每月分成於他們。”

“這樣一來他們豈不又要增加成本,還能有多少賺頭?”

“大人明鑒,所以下官設法將榷稅降了些,又減免了幾處關卡。這些銀子本是朝廷的,現在卻要分出一半去,實屬無奈。若下官不這麼辦,明州的商貿必是一片凋零,請大人恕罪。”

“這些情況陳逸之他們不知道?”

“怎麼可能會不知道,隻是這種狀況已經有些年頭了,大家也都習慣了,倒也不能責怪他們。”範子淵是個厚道人,還忘不了為同僚開脫。

“哼,都是溫水中的青蛙。”徐誠忻也見不慣這種碌碌無為的官,道:“這次我既然來了,定要讓他們動動筋骨。”

“大人打算怎麼做?”

徐誠忻沉吟道:“這事我考慮了很久,人多了沒用,關鍵是要知己知彼,不動則已,一動必須命中要害,急不得。”

範子淵很是讚同,道:“大人高見,不過想要探聽各海島情況實是不易。現在商匪已經結成一氣,我們官船一動,他們早就逃得無影無蹤。所以想要知彼須得從民間入手,他們所知道的消息遠比我們官府衙門清楚。”

“範大人可知道有什麼人是最清楚這片海域的?”

“倒是有一個,不過此人行蹤很是隱密,而且又不願與官府打交道。大人如果有興趣,下官明天就派人去查找此人,過幾天必能將其帶來請大人親自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