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王》動漫衍生性外圍商品
專題
記得2007年,為了慶祝《航海王》連載十周年,日本推出了一連串特展,實在有太多令人愛不釋手的航海王人物公仔(亦稱“手辦”)、海報展出,甚至連電車都整個畫上航海王的人物圖畫。也難怪許多朋友在網絡上看到日本特展活動的消息後,紛紛嚷嚷著要親自去日本朝聖一下。
尾田榮一郎的《航海王》,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日本漫畫,自從1997年8月4日在日本的少年周刊漫畫《少年Jump》上開始連載以來,創下無數紀錄,像是史上最快達到單行本銷售一億冊紀錄(目前單行本銷售已經突破兩億冊),而且短時間內故事還不會結束連載。《航海王》相關的周邊商品更是鋪天蓋地,隨處可見,從常見的模型公仔,到扭蛋、文具、泡麵零食外包裝,再到生活雜貨,甚至還有《航海王》餐廳,全都有《航海王》授權印製或開發的相關商品,且銷售成績都不差,是日本最超人氣的當紅漫畫。
台灣的主題遊樂園九族文化村,更是接連好幾年暑假推出《航海王》特展,實在是《航海王》公仔的集客力驚人,讓許多廠商趨之若鶩,紛紛懇求取得原創作者的授權,好讓自己的企業可以再利用或開發周邊商品販賣。將漫畫中的人物角色,化為實體模型公仔,或是授權印製在產品外包裝,在日本早已行之有年,從《鐵人28號》《多拉A夢》到《七龍珠》再到《航海王》,幾乎所有日本知名漫畫,全都有數量可觀、品項眾多、令人眼花撩亂的周邊商品,供死忠消費者購買。
周邊商品的擴散效應
所謂的周邊商品,是一種借用漫畫角色的文化特性,轉印或再開發的商品,商品本身因為擁有漫畫角色的文化特性,成了銷售賣點。例如,筆記簿的封麵封底上印製上魯夫(《航海王》主角,大陸譯作“路飛”,下同)的肖像畫,以此作為賣點,這類商品就是《航海王》的周邊商品。
漫畫周邊商品的銷售,可以強化支持粉絲對作品的認同感,合作廠商也可以藉此之便提升產品銷售業績,漫畫家與出版社則能夠賺進權利金,可謂三贏。特別是近十餘年來,日本由於紙本周刊漫畫銷售量下滑,出版業績不斷衰退,暢銷連載漫畫的單行本銷售成績,乃至後續的周邊商品再開發的授權金,就成了至關重要的獲利來源。因此,各家出版社莫不希望能開發出像《航海王》這樣的熱銷漫畫,好透過周邊商品授權賺取利潤。試想,一張魯夫的原稿圖刊登在連載漫畫或單行本上,就隻能販賣雜誌或單行本賺取微薄利潤,但若授權給民生百業轉印在他們生產的商品上,就可以收取版權金,卻不必再另外創作新的作品,的確是本小而利豐的商業模式。
許多國家對於周邊商品的再開發,都遠不如日本積極,日本深知“內容”是文創乃至民生百業的火車頭,因而十分重視原創內容的生產、製造與再開發,漫畫就是日本最成功的內容產業。
日本經過長年的發展,已經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內容產品再開發的產業鏈,分工極為細密,產值極為驚人。資深漫畫工作者黃鎮隆先生認為,全球動漫周邊商品總產值高達五千億美金以上(而且在不斷成長中),而光是日本的動漫外圍商品的年產值就高達兩兆日元。難怪日本政府曾經很自豪地表示,如果是以動漫產業來論國力,日本和美國毋寧是G2,世界上最強的兩個國家。
無論你是否喜歡日本,不可否認的是,日本漫畫產業對於跨媒體整合與異業結盟能力之強大,的確不是鄰近國家所能望其項背的,也值得所有渴望開發文創或內容產業的國家/企業借鏡,就連日本自己也越來越仰賴暢銷漫畫的周邊商品所創造的價值。最近十餘年來,日本出版大崩壞,出版年產值不斷衰退,曾經創下單周銷售685萬冊的《少年Jump》周刊,目前的平均銷售量僅剩下兩百多萬冊。若能擁有像《航海王》這種暢銷漫畫的版權,利潤還是非常可觀的。據說日本在3·11大地震當年,僅隻有少數幾家出版社業績沒有出現赤字,其中一家就是擁有《航海王》作品版權的集英社,可見《航海王》的威力。
以原創漫畫為原點,向外無限延伸
在日本,漫畫是一個非常蓬勃而分工細密的產業。日本的漫畫家大多以投稿出版社舉辦的征文獎項比賽出道,拿到比賽優勝或佳績之後,會被安排在出版社底下的周/月刊雜誌推出短篇或短期連載,如果連載受歡迎就能拿到一個專屬字段,每周提供十七到十九頁的漫畫(一回),等集結八到十回左右,再推出單行本銷售。若單行本銷售開出紅盤,則會考慮尋找讚助商,推出電視版,另外每年會再推出一個獨立於漫畫周刊連載之外的電影版,比如《航海王》自2000年到2008年間便推出了九部電影版動畫。
日本的暢銷漫畫,基本上都會擁有三種媒體創作格式(漫畫、動畫與電影),以《航海王》來說,版權就掌握在作者尾田榮一郎本人,還有漫畫出版社(集英社)、電視台與電影製作公司(東映)四方人馬手上。接著在漫畫、電視與電影三種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數字加值(電玩、音樂、電子書、小說……)或周邊商品(公仔、文具、海報、主題樂園……)的開發。這類漫畫作品的再開發方案,通常是由希望取得漫畫作品加值授權的廠商,對版權所有者提案(例如,想開發魯夫公仔的模型廠商向集英社或尾田榮一郎遞交申請案),再由版權所有人審核提案;通過提案後,再開發所獲得授權之周邊產品的打樣,接著交給版權所有人審核,確認無誤後便可以量產上市。海外周邊商品的開發與版權授權事宜則交由海外代理商處理,例如台灣的《航海王》版權,漫畫交給東立出版社,周邊商品則交由木棉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不過,海外的代理商隻能接受外圍商品開發案的委托,實際審核仍得交回日本,由日本的版權所有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