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造紙造福萬民,想編書,想建學堂啟蒙天下,想辦科舉以開科取士。。。等等等等,李顯腦子裏的想法很多很多,可是,這一切都因為著那梁寬的一份八百裏加急的戰報而給一切都報銷了。
李顯在家裏多拖了這麼幾天,光靠梁寬他那一個先頭部隊的萬餘兵馬,根本就頂不住那魏,韓二個國家的攻擊。就算是占著函穀關的天險也是有些頂不住了,所以,前頭的梁寬不得不寫了份加急的戰報送到這鹹陽城來給李顯,讓李顯這位大秦國君速速發兵往函穀關而去。
等打退了這一幫子豺狼之後,再去慢慢整這些東西吧。大歎之餘,李顯倒也不是個拖遝的人,著人回複了梁寬後,又讓人尋得來前大司馬伍喻鄭重地交代一番,有這位德高望重又對大秦忠心耿耿的老大臣坐鎮鹹陽都城這個大後方,李顯自然是能放心的領兵出征。
也不說去挑什麼黃道吉日了,軍情緊急,實在也是來不及那些,在北大營外誓師之後,李顯便領著馬步大軍五萬,揮師東進,往那函穀關撲去。
鹹陽城至函穀關,李顯領著數萬大軍曉行夜宿,足足是走了五六天,方才算是到得這函穀關外。
函穀關守將梁寬早早就得到了消息,此時,正領著關上諸多大將,奔至這關外來,一致兒排開來迎接李顯這位大秦國的帝王。
“如今軍情緊急,無須如此多禮,諸位將軍且隨孤速回關內,梁將軍,你且帶孤先入關牆上看看。”李顯是連馬也沒有下,直接拍馬就往那函穀關內衝去。
站在關牆上,放眼往函穀關外望去,此時的函穀關外,密密麻麻連營十數裏處,幾乎全是一個個的行軍大營,便是以李顯這般算是見過大世麵的人,在麵對這冷兵器時代裏,完全靠人而堆砌而成的一個個行軍大營方陣,李顯亦是震驚不已。
帶著滿臉的凝重之色,李顯回身向身後的梁寬問道:“梁將軍,如今關外都是哪幾國的兵馬,總共有多少人?”
隨便的瞅上一眼,就著對方大軍的方陣,就知道對方有多少兵馬,這一點算是做為一個合格的將軍的基礎能力,但是對於李顯來說,那也是個空談。
在李顯的認知裏,超過十五個人戰在一起,李顯就需要按著人頭一個一個的點過去,何況於像這種成千上萬的。所以,問一個知深人士,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更為實用。
“回大王,關外中間著藍布甲豎綠旗者,乃韓/國大軍也,領兵大將乃韓/國名將金明,領兵十二萬。”
“右邊著玄色甲豎暗紅旗者乃魏國大軍也。領兵大將乃是魏國名將曹豹。領兵八萬。”
中,右兩邊都有說了,可李顯明顯看到在左後方那還有一個大軍的方陣,著的是灰色的戰甲,見得梁寬沒有說來,李顯不由奇道:“那左邊那些著灰色甲的呢?又是誰家的兵馬?梁將軍怎麼不給孤說說。”
見得李顯問起,梁寬確是滿臉苦笑著道:“回大王,那是晉國的兵馬,由晉國大將謝遜統領,隻有步軍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