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麻家有酒醉八仙(1 / 2)

酒之文化,曆來就博大精神,而自酒這種物種一出現之後,就受到了整個天下人的喜愛,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頭百姓,眾人雖談不上說什麼無酒不歡,但是,酒,顯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中的必須品。

祭祀,待客,會友,等等等等,酒,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而成為生活中的一種必須品。

而在大秦朝,酒的文化亦是悠遠以久,隻是直到今天,就以李顯自己的體會來說,他在那悅來居內喝過最好的酒,也隻是個低度的白酒,渾濁而帶著一股子濃濃的雜味兒不說,那度數亦是低得嚇人,完全就談不上白酒這兩個字,這不管是在視覺,還是在嗅覺上,亦或者是在味覺上,那都是一種失敗。

本來以李顯的安排,這製造出高濃縮度的白酒,是需要在晚一些時候再推出的,畢竟,對於推動這個世界文明的發展,不可能一觸而就,一個社會的發展,他總是需要循序漸進,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上前,這才是發展的王道,否則,任何一件事情,在加入一些加快進度的不可定因素,總是讓原本一件完美的事情,而變得不可掌握起來。

可是,在突然之間,在李顯計劃著的穩步前進的步子當中,確橫插一杠而冒出了董家這麼一檔子事情來,李顯在無法可想的情況之下,隻能選擇先行去把這高濃縮的白酒給造出來。

因為,李顯擔心著光靠那一套宣紙的工藝,怕是一時半會兒還真有可能頂不住那來自於董家排山倒海般的壓力的。

蒸溜器材全都是用實木打造的,在造型上很簡單,完全就沒有什麼技術難關,當初李顯在交給工部他們圖紙的時候,那些匠師們,隻看得幾眼,就已經完全搞明白了。

所以,到得第三天的時候,李顯就已經將做好的十個大號的蒸溜器全部給秘密地送到了雙刀山。

畢竟,酒這種東西不是紙,紙的話呢,他還可以談得上是無色無味,可是酒不同,酒那一釀起來,那味道你是怎麼攔也攔不住的,特別是李顯造的這個高濃縮度的白酒,那味道就更是不得了了。

在這鹹陽城內,有一個宣紙製造作坊,就已經夠熱鬧的了,要是在突然之間,就在那青衣巷內,又冒出個醇香白酒製造基地來,這後果,李顯可就不敢在保證這整個鹹陽城還能否在如眼下這般情況一樣平靜。

那批劣質的白酒,麻家老大和老四收購的也是相當的順利,等那雙刀山內人員和器物都安排妥當之後,後續的劣質白酒也是根著源源不斷的運送至了這雙刀山內。

此時的雙刀山內,可謂是火熱非凡,這裏除了近千名麻九這段時間按李顯吩咐收養的孤兒之外,還有他安排的近二千餘青幫裏的刺頭兒,還有近五百的工人,以及李顯安排的近一千人的驍騎營衛士,畢竟這雙刀山地界,麻九也是才剛過來,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一時半會兒,這雙刀山內是人多眼雜的,麻九那邊全都是些青皮無賴子,平常日子管好自己都難,又哪裏做得來這些事情。

所以在考慮到麻九那安排不出什麼像樣的人來看守這個重要地段後,李顯隻能又去麻煩驍騎營,讓驍騎營裏的將士們先到這裏來做一段時間的監守加教練加管理者了。

李顯相信,有這一千如虎狼般的驍騎營將士在這裏,不要說一年了,怕是有三五個月,這整個雙刀山內,包括那近二千餘的刺頭兒,和那近千名的孤兒,怕是都要被這一幫子嗜血的屠夫們給整得服服帖帖的了。

~~~~~~~~~~~~~~~~~~~~~~~~~~~~~~~~~~~~~~~~~~~~~~~

悅來居,說起來,也算是這鹹陽城內的老字號了,開著這麼大一家酒樓,而且地處在這鹹陽城北的顯耀位置,這悅來居也算是有些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