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決擇(1 / 2)

承德殿,秦國諸文武大臣分列兩側而坐,除了蕭謹,王翦,白起,蒙恬受李顯將令在外之外,其它諸多文武大臣幾乎都已經在這承德殿前。

秦王一年而滅三國凱旋歸來,此等聲威赫赫之事,自然是需要普天同慶的。

“諸臣公,且滿飲此杯,普天同慶。”王座上,李顯舉杯而起,舉杯一飲而盡。

“大王功蓋當代,萬古流芳。”

“今有曹公,陸公大義而歸於秦,妄動幹戈而化玉帛,以避免生靈塗炭,此上古先賢仁義之高尚也。”

“陸準何在。”

“臣在。”陸準上前一步出列而立。

對於陸準的才能,李顯自攻下韓地後自然也是多有耳聞的,陸準之能,當得上一時豪傑之稱,而相對於秦國如今才智之士極度匱乏的情況之下,李顯自然是舍不得讓如此人物去頤養天年的,就算他是降臣,曾經是梟雄那又如何,他李顯對於自己有著絕對的信心,此等人物,他能駕馭得。

凝視著陸準,李顯緩緩道:“以陸公之大義,近封伯侯,食黽八百戶亦不為過也。”

侯爵之位以公,伯,鄉,亭四等。食邑上亦以百戶,五百戶,千戶和五千戶四等。而對於陸準這般一個降臣,李顯能直接給予他一個伯侯的位置,已經明確的表明李顯很看重於陸準了。

然而,聽得李顯隻給予他一個伯侯之位,陸準仍然是止不住的悲傷,但他亦知道他隻是一個降臣,而且曾經還是一國之主,做了降臣之後,秦王能給予他一個伯侯之位,直接讓他食黽八百戶,這可以算是天大的恩賜了。

然而,陸準確仍然覺得是如此的傷感。

他才三十餘歲,對於一個自負才華而又具備著強大能力的男人來說,這個年齡正是他建功立業的巔峰之時,對於秦王用計換百裏奚這個人,陸準自然也是聽說了的,本來他還為這事而對李顯的處置而報著極大的興趣。

可是,他失望了。

李顯仍然沒有選擇相信他,而隻是讓他做一個閑置的侯爺。

臉色有些灰暗,原本精芒閃爍的雙眸,此刻,亦是變得一片灰敗之色。

他知道,這一生,他就這麼完了。甚至於他的子子孫孫都完了。

終武穆王李顯一生富貴之後,可能自李顯兒子上位之後,他們陸家就會消失於這個世界之中。

陸準眼中那一抹濃濃的哀傷,李顯自然是看在眼裏,但李顯卻並沒有點破,而是一臉淡然的笑道:“孤之前禮部尚書因故而辭歸故裏,此時尚還空缺,卻不知陸公可舍得這逍遙侯爺而屈就。”

禮部尚書?秦之六部之禮部第一人??李顯的意思竟然是要他這般一個降臣去做這禮部尚書。。

禮部是做什麼的,那是管著天下之教育及管理著對外國交往之事的。權利可謂是極大,對於一個如陸準這般的降臣,李顯能給予他這般一個高位,足可見李顯所給予他的重視程度。

當然,這個驚喜對於陸準來說是太大太大了,也太突然了,一時間砸在陸準頭上,隻讓他興奮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是好,那一張臉的表情,此刻已經無法又任何詞語去形容他。

李顯的意思很明白,要麼你就做你的逍遙侯爺,食黽八百戶,從此無憂,要麼,就舍棄這侯爺位,而任這禮部尚書之職。

陸準曾經也有想過,若是李顯要給他安排個職位會給予他個什麼官職。或者是侍郎,或者是諸部曹薄,主事之類的小官。

對於秦之三省六部製,陸準做為秦之臨國國主,他自然是多有認識的,而且他也正在著手著讓韓庭逐漸去改變去接受這個官本製度。

所以,當他聽到李顯說問他願不願意舍棄一個伯侯之位而就任禮部尚書之位時,他才會如此的驚訝。

“臣,願。。願意。。謝大王厚恩,大王之胸襟天下無人能及也。”金明說道最後,更是雙膝跪地,以頭叩地以大禮而參拜下去。

這一拜,陸準是拜的心悅誠服。

先前李顯單槍匹馬而入洛陽城受降,陸準就已經很佩服於李顯的胸襟,而此刻,對於他這般一個降臣,而且還是身為曾經的一國之主的降臣,在剛降之後,這秦王李顯盡然直接升任他為禮部第一人。

此等胸襟氣度,陸準自問自己不能及也,相信這天下間也沒有哪個諸侯能及也。

微笑的朝陸準點了點頭,李顯方才繼續道:“曹豹何在。”

“臣在。。”魏之太祖曹豹,此刻顫顫微微地走了出來。

他今年已經六十三了,算是過了花甲之年,而在這一方天地間,人平均的壽命也就在五十歲左右,能活過六十者都已經算是高壽了。

“孤亦賜食黽八百戶之伯侯祿位,或刑部尚書一職,不知曹老大人以為如何?”

曹豹乃是與司馬相如,李密,陸開等人為同一個時代的人物,他們這一輩的人,在這種殘酷的環境之下,生存了下來,並能開一國之地的人物,又有哪一個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