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三墳五典(1 / 2)

淩玉兒擺了擺手,搖頭道:“不,這裏的三墳,指的不是墳墓,而是書的意思。”

“書?墳就是書,這怎麼可能?”齊雲老祖縱然是道門強者,對於上古時期的那些事,他知道的不是很詳細。

“沒錯,三墳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書。因此,三墳即三皇之書,五典謂五帝之書。”淩玉兒詳細說了起來,她已經看出,葉凱雖然重傷昏迷,卻能聽到外界的話,如果把這些事告訴齊雲老祖,其實也是變向說給葉凱聽。

齊雲老祖恍然,又問到:“除了三墳五典,還有別的嗎?”

“還有《八索》與《九丘》,這兩本指“八卦”與“九州之誌”,也有說是《河圖》,《洛書》。”淩玉兒沒有隱瞞,詳細回答道。

齊雲老祖更是驚奇,他隱約覺得,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秘密,忙問道:“你還知道多少?”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相當複雜,如今知道者肯定不多,即使放在古代,很多大人物都未必能弄清楚。三墳是什麼?三墳就是三易,連山、歸藏,周易。五典呢?就是五經,或者說是《尚書》,洪範五福,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疇,就是《河圖》、《洛書》的理數。老實說,這些東西很多聖賢都讀過,但真要談研究《易經》,實在說,沒多少內行。”

“傳說中,早在三皇五帝時代,相傳就出現了檔案,三皇時期的檔案稱作“三墳”,古籍中記載,墳,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記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說的是春秋時代,齊國管仲,把三皇時代泰山十二家石刻內容抄錄下來,即稱“三墳”。”

“你怎會知道這些事,如果我沒猜錯,這都是甲骨文事情吧!”齊雲老祖暗暗驚訝,他很想知道,這小丫頭如何知道這些驚天秘密。

“有些事情,恕我無法告知,我可以告訴你,管仲其實也是徽州省人,他離葉凱家鄉很近,潁水河邊,如果大哥哥想複活,這些情況必須了解。”淩玉兒說起這些事,那是很起勁,話鋒一轉道,“五帝時期的檔案便是五典,古籍中稱,五帝之書,稱之五典,吾常言也。有聖賢認為,五典即五帝時期,形成的檔案。”

“還有呢?”齊雲老祖說話間,又看了一眼常小燕那邊,上古秘術還在繼續。

“當然,上古檔案還稱為八索和九丘,關於“八索”,唐代學者說過,八卦之說,謂之八索。索,求其義也。意為上古檔案的八索,即為八卦之書。至於九丘,聖賢解釋為,九州之誌,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認為九丘檔案,即中原九州之方誌。”

齊雲老祖也聽的糊塗,他隻聽說,這些東西是八卦九州的前身,忍不住問道:“三皇五帝時代,為何把墳稱為書?”

“是啊!為什麼三皇時代的書稱為墳呢!五帝時代的書稱為典,伏羲時代的書稱為索,帝禹時代的書稱為丘。古籍記載,“墳”有大的意思,“典”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據說是孔子撰寫的古籍稱:“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堯舜之書,謂之《五典》……九州之誌,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