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凱神色一緊,想要追去,卻被齊雲老祖阻攔了。
“別去了,你即使追去,不知道這段曆史,你也無法懂得法獸的想法。”齊雲老祖看著葉凱,意味深長的說道,“我知道你為何前去幫出馬弟子破案,除了為天下蒼生外,你還想通過這事,找到那丫頭的下落,我說的對嗎?”
關於胡媚瑤的記憶,雖然失去大半,葉凱卻沒有忘記,曾經有一位很愛的女孩,需要他去尋找。
“師父,你能告訴我,她是誰嗎?”
葉凱神色凝重,他很想知道,同那個女孩子間,究竟發生了何等故事。
“想不起來,那就別想了,聽完這段故事,懂得這段曆史,你才有資格麵對未來的人生,尋找所謂的道,如果你連這段故事都沒耐心聽完,你不配當我的弟子,甚至不配做華夏兒女。”齊雲老祖神色肅然,接下來的一句話,雖然枯燥無味,每一句話都說明了很多含義。
齊雲老祖說的是三皇五帝中,舜帝的故事,這段曆史鮮為人知,卻能破解葉凱眼前的生死局麵。
大舜皇帝出身寒微,飽受磨難,史記五帝本紀中,有大舜皇帝的世係記載,他雖然是黃帝苗裔卻沒有顯貴的身世,其遠祖窮禪身為黎庶,其父則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庶人,甚至連名字也沒留下,史稱“鼙叟”。
或許真的是視力不濟,或許是行為乖張如同睜眼瞎,所以有了“瞽叟”的“雅號”。
大舜幼時喪母,成長的過程充滿辛酸,他的父親瞽叟甚至驕縱繼妻幼子,屢屢加害大舜,既謀財又害命。一次,大舜正在修補漏雨的房頂,昏庸的瞽叟竟然在下麵放起火來,企圖燒死大舜,大舜憑借兩頂鬥笠飄落而下,躲過一劫。
另一次,大舜正在掏井的時候,瞽叟與小兒子象,居然一起向井內填土,企圖將他活埋於井下。幸虧大舜預先掘出一條側井,從而得以逃生。瞽叟與象,以為大舜必死無疑,甚至把大舜的妻室財產已經預作分配。
一次又一次,大舜依靠過人的機智和能力,規避危險,脫離困厄,保持不變的孝行。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樣的感慨在大舜皇帝的身上,體現的十分充分,這也是大舜皇帝成長過程的寫照。”
齊雲老祖突然停了下來,他看向葉凱,正色道:“你聽懂了多少?”
“想要成大道,不能心浮氣躁,否則,大道不成,魂飛魄散。”葉凱隱隱覺得,先前必然做了衝動的事,所以才會失去記憶。
“沒錯,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以後無論做何等事情,你都要改掉這個毛病,否則,結果不用我說了。”齊雲老祖歎息一聲,意味深長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修行一途,同樣如此,有多少人無法擺脫宿命,衝動行事,化為一堆白骨。”
“師父,徒兒謹記教訓,可以再說說舜帝的故事嗎?”葉凱總有種感覺,想要找到牽掛的女子,必須弄清楚三皇五帝的事。眼下法祖皋陶,禹帝的事已經解開很多,而三皇五帝中,堯舜兩位皇帝還沒有詳細涉及,眼下來舜耕山,或許是一次解開謎底的機會。”
“下麵的曆史,我不能和你說了,那邊有人會和你一起尋找獬豸玉佩。”齊雲老祖腳下一個踏步,化為一道流光,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