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五大仙山(1 / 2)

告別胡媚瑤,葉凱給王順打了一個電話,讓他照顧好母親,又告訴常小燕,他要出去一趟,過短時間才能回來。當然,走之前,葉凱讓胡媚瑤哪也別去,呆在山內養傷,為了以防萬一,他畫了不少符咒,貼在山洞周邊,防止鬼姥姥前來報複。

畫符時,葉凱加入了胡媚瑤的精血,此符對她不會造成半點傷害。

葉凱坐上前去齊雲山的車,路上暗暗祈禱,希望這次能找到胡媚瑤口中的那位老道。

齊雲山,位於徽州境內,離廬陽市不是很遠,隻有兩個多小時的路程。這裏古稱白嶽,江南第一名山,太素真人治之。環列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二十四幽澗,黃山白嶽相對峙,綠水丹崖甲江南。

齊雲山名字來源並非隨意取之,山內一石插天,直入雲端,與碧雲齊,故謂之齊雲。百鳥銜泥塑真武,靈應昭著聞天下,昔道人邋遢仙絕粒羽化於此,正一嗣教致虛衝靜承先弘化真人於此建醮祈嗣,這裏國內四大名山,五大仙山之一。

葉凱拿起手機瀏覽著齊雲山的大概情況,暗暗心驚,沒想到省內居然還有這樣的地方,如果不是胡媚瑤說起,他根本不知道齊雲山居然是五大仙山之一。自古以來,道家思想連接天上地下,如果能找到道家根源,別說鬼怪,即使再厲害的妖物也能降服。

看到這些資料後,葉凱已經有了底氣,隨著買票上山,卻發現想找到要找的人,比想象中困難許多。葉凱跟隨遊客下索道,進入進入景區大門,望仙亭,出亭後走過桃花澗到洞天福地了,眼前景色頗為壯觀,有棲真岩、忠烈岩、壽字崖三處摩崖石刻。

據傳,棲真岩是齊雲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棲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關公的地方,而壽字岩的壽字是清代慈禧太後的手筆,這個巨大的壽字,直徑達到兩百三十厘米。走過壽字崖,便見一個寬敞的石洞,遊人可以通過,純屬天工所造,為“崖下窟窿”,稱之為一天門,門摩崖石刻和碑銘,數目很多,琳琅滿目,為“白嶽碑林”。

真仙洞府崖壁下有許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圓通洞、羅漢洞、雨君洞、文昌洞,傳說當年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如今卻是齊雲山風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圓通洞供奉的慈航普度天尊,羅漢洞供奉著真武帝君,兩旁卻又供奉著十八羅漢。

葉凱看到這裏,同樣感歎道家文化的源遠流長,繼續向周圍看去,雨君洞供奉龍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從齊雲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氣息,頗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開神秀”四個大字,氣勢不凡,為真仙洞府的顯著標誌。

葉凱一路看完這些景觀,不僅皺起眉頭,這裏空氣極好,也能感應到一絲天地靈氣在,雖然很弱,卻能肯定和皋陶聖君陰墓內取出的靈液來自同源。這一刻,葉凱很想知道,靈液從而來,修煉吸收後凝聚而成,還是天地間自然形成呢?

當然,這都不是眼下主要考慮的事情,必須先找到那位老道,救下母親以後再考慮這些問題。走過洞天福地,又來到了玉虛宮,玉虛宮位於長生樓西不遠處,此宮在紫霄崖下,由太乙真慶宮、玉虛闕、治世仁威宮三個石坊組成,石坊上有神鳥異獸圖案的浮雕,宮內便是石洞。洞內供奉的每尊神像都有道教有關神仙傳說。如今,玉虛宮是善男信女燒香求神,祈禱福壽的聖潔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