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柳暗花明(1 / 2)

時值大晉王朝太興五年,西南五省旱災暴發,百姓莊稼顆粒無收,加之賦稅繁重,數以萬計的農戶家中,顆粒皆無。一時間,無數的災民背井離鄉,湧入周邊省份,形成一股數量龐大的難民潮。

正夏十分,天氣炎熱,酷暑難耐,通往川西的官道上,一群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人群,在烈日下艱難的前行,步履蹣跚。

這是一群難民,一群籠罩著死亡氣息的難民,他們已經逃荒數十天了,身上所帶的幹糧已經一滴不剩了。這群人裏麵,年老的,年輕的,年弱的,全部都有。

這樣一群逃難的人們,彼此之間都不甚熟悉,掉隊了無人問津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每天早上出發,傍晚在樹林裏休息,常會發現身邊熟悉的人不見了。起初,還有人會嚷嚷著要回去找人,久而久之,這樣的人也不見了。在逃難的過程中,每天都會麵對死亡,見多了也就麻木了。

在這群人的最後,跟著一個大約十歲的男孩,麵黃肌瘦,骨瘦如柴,赤著腳,一步一步的跟著人群。

在男孩的身後,留下了一行帶血的腳印,觸目驚心。

或許是流血過多,或許是男孩堅持不住,不想再繼續走下去了,撲通一聲,男孩倒在了地上。男孩雙目中,淚水在打轉,眼中充滿了不甘。漸漸地,男孩似乎預知了即將到來的結果,緩慢的閉上了雙眼,淚水在肮髒的小臉上,留下了兩行清晰的痕跡。

人群還在繼續前進,男孩的倒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或許有人注意到了,卻沒有人轉過身來。

烈日似乎更熾熱了,道路兩旁樹木上的夏蟬,在奮力的鳴叫,一絲細風吹過,裹挾撲麵的熱浪,吹動了倒在地上男孩髒亂的發絲,吹走了脆弱的生命。

若是如此,男孩的生命將在此終結,甚至沒人給他收屍,暴屍荒野。在夜晚將成為出來覓食的野獸的腹中之物,屍骨無存。

或是在天有靈,不忍看見如此慘劇上演,給男孩送來了一個救星——道士。

此道士身著布製道袍,竹簪束發,手持拂塵,在烈日下沿官道而行。這道士在烈日下不慌不忙,怡然自得,一步邁出,卻是在幾丈之外了。

道士發現了倒在地上的男孩,停下了腳步。出家之人,好生之德不是掛在嘴上的,道士將食、中二指放在男孩的鼻孔之下,探悉男孩是否還有氣息。

“算你命大,都到這個份上了,還有一口氣吊著,遇到老道我是你的造化。”道士單手捋了捋半寸長短的胡須,又從身上翻出一個巴掌大小的青花瓷瓶,倒出兩粒綠色丹丸,晶瑩透亮,放在鼻尖細聞,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道士將這兩粒丹丸喂入男孩嘴中,又從腰間解下一個紅色葫蘆,裏麵裝著水,倒入男孩嘴中,混著丹藥進入腹中。做完這些之後,道士口中默念了一些道家咒語,左手食、中二指並攏,向男孩額頭一點,一絲若有若無的藍色真氣,自男孩額頭進入,慢慢遊遍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