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利潤和研發
投入雙超愛立信
4月8日,華為發布了經審計的2012年年度報告,顯示2012財年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2202億元人民幣,淨利潤153.8億元人民幣,均實現同比增長。
截至2012年底,華為擁有運營資本達到45億美元,現金流創下120億美元新高。此外,華為還擁有330億美元的信用額度,其中77%來自海外銀行。華為給出未來5年保持10%左右收入增速的預測,顯示其對市場樂觀的預判。此前,全球最大的無線網絡設備製造商愛立信一直是華為力圖追趕的目標。
根據財報,2012年愛立信實現營業收入2278億瑞典克朗(約合2230億元人民幣),同比微增0.4%,實現淨利潤59億瑞典克朗(約合5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3%。不難看出,目前華為距離超越愛立信僅存一步之遙。在2012年,華為淨利潤已經達到競爭對手的2.6倍。
此外,在研發投入方麵,2012年,華為研發費用支出為300.9億元人民幣,占銷售收入13.7%。在全球成立16個研發中心,28個聯合創新中心。華為的研發費用已經超過愛立信在2012年支出的48億美元,並遠遠高於阿爾卡特朗訊和諾基亞西門子等競爭對手。
富士康欲借光伏謀轉型
將在廣西投資百億建廠
3月底,在無錫尚德宣布進入破產重整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憂。台灣首富郭台銘旗下的代工巨頭富士康卻準備大規模進入目前正陷入泥潭中的光伏行業。
近日有消息稱,富士康將在廣西建造發電設備和發電廠,總投資高達百億元以上。不過,業內對於富士康進入光伏行業卻看法迥異。一方麵有人認為,代工巨頭富士康的進入,憑借規模優勢將大幅度降低光伏組件等成本,或擠垮其他巨頭;另一方麵行業傳統巨頭們則認為,富士康在此領域毫無技術積累,將難以有所作為。
不管是好還是壞,富士康終究來了,成為了一個光伏行業中的新進攪局者。
陳雲博士:
政績評判標準是人的生活質量和人文價值
阿瑪蒂亞·森經濟學獎得主陳雲博士作為跨領域經濟學者代表,應邀出席了本次年會開幕式。博鼇亞洲論壇理事會推薦下,他以學者代表身份受到墨西哥總統培尼亞夫婦和秘魯總統烏馬拉聯合會見(左圖右一),並針對拉美地區發展中國家和亞洲新型國家未來財富趨勢,尤其是財富分配模式進行了交流。
陳雲博士認為:不少新型經濟體國家過去在威權政治觀的主宰下,政績評判標準是GDP而非人的生活質量和人文價值,未來的主流經濟學理論應以新型經濟體國家的經驗事實和曆史為依據,要更多分析亞非拉區域發展中國家目前的疑惑和困境,尤其發展中國家麵臨的經濟革新和未來的財富分配理論。
繼馬雲之後,
又一IT“巨人”史玉柱也宣布退休
繼馬雲之後,又一IT“巨人”史玉柱也宣布退休。4月9日,在巨人網絡新產品《仙俠世界》內測發布會上,史玉柱正式宣布,將於4月19日辭去CEO職務,留任董事長一職。次日淩晨,史玉柱在個人微博上表示,辭去巨人網絡CEO後,“終於徹底退休了”,不再擔任任何公司實職。“告別江湖後,我的主營業務是玩,副業是搞些公益。江湖好漢們,忘記‘史玉柱’這廝吧。”
史玉柱在對比自己和馬雲辭職後的差異時說,馬雲是個非常鮮明的人,他即使辭去CEO,阿裏巴巴也一直會帶有鮮明的馬雲印記;他自己就沒這個特點,估計辭職後一年巨人就沒他的烙印了。
回顧“巨人”的創業大事記,史玉柱可謂是中國商界最耀眼的東山再起者。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屌絲青年,到全國億萬級富豪,再到負債兩億多元的“中國首負”,再到身價數十億元的資本家,在史玉柱身上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鹹魚大翻身,他也無可爭議成為商界大起大落、大落大起的典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