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係畢業的她,在大四的時候修的是日語,固然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然而女孩子有時愛裝傻,尤其是處於曖昧期。她裝作懵懂地說道:“阿姨修鐵路?我們縣沒有鐵路呀!”春亮以為她沒有聽清楚,便重複了一遍。芷欣古靈精怪地說道:“啥?你說的是韓語還是日語?能用中文說一遍嗎?”他一不做,二不休,飽含深情地說道:“我愛你!”此語一出,似乎周圍的空氣都凝固了,靜得隻能聽到兩顆心髒跳動的聲音。“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嗎?”
芷欣並沒有立即給出回答,而是開口問道:“你看過《誰能百裏挑一》嗎?”他點了點頭,暗思忖道:“她怎麼繞開話題避而不談?難道是委婉拒絕我?還是善意提醒叫我去相親?”她接著說道:“一位女嘉賓在最後關頭向一位心儀男嘉賓表白,而那位男嘉賓心裏卻拿不定主意,便提出通過與她深情對視20秒,來確定她是否是讓他心動的人。我們可否也試一試?”
在用手機播放的《我心動了》的音樂背景下,兩人相對而立,牽著手,兩對明亮的眼眸刹那間劃過寂靜的夜空,碰撞出微妙的火花。二十秒後,芷欣鬆開手,說道:“其實,我從你的眼神裏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種親情的溫暖……”他不甘心地說道:“難道這幾年來你就沒感受到我對你的真心?”
“我知道你是一個感情細膩的人,能處處為別人著想。可是我感覺這更像是親哥哥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妹妹一般。”他沉默了,琢磨著其中的意味:“進可攻退可守,對自己有一點點意思,但是還需要再觀察,有可能把自己當備胎。”看到他的臉上流露出落寞與傷心,繼續說道:“如果你能做出一個讓我足夠感動的舉動,或許我會心動。”這一刻,罩在他臉上的一層愁雲消散了,嘴角微微上翹,轉移話題說道:“明天晚上你要參加臍橙形象大使評選活動的決賽嗎?”她驚訝地說道:“是的,你怎麼知道的?”他答道:“今天下午很多老師談論了這件事情。你一定要加油哦!我會全力支持你。”芷欣欣慰地說道:“謝謝,但是我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畢竟我沒有經過專業訓練,而她們都是實力派。”他安慰道:“在初賽你不是得了第三名嗎?不要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我相信你能行的。”她點著頭,說道:“恩。在這空曠寂寥的地方有點冷,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春亮一回到學校,就通過手機短信、QQ、博客與微信等發布明晚芷欣決賽的消息,準備發動親朋好友組成親友團為芷欣助威。對於一些比較要好的兄弟朋友,直接撥打電話過去。故彬哥調侃道:“她是你的女朋友?你們相戀多久了?”
第二天,芷欣請假回到縣城,與閨蜜黃琴逛了一上午的街,購買了一套時髦別致的衣服。午餐的飯菜還噎在喉裏,就匆匆忙忙地再去找專業音樂達人趙樹峰教練對歌唱時音色、手勢等方麵進行點拔,隨後又去了一家大型的化妝店精心打扮了一番。一切準備就緒後,芷欣等一群親友團沒入於體育館那摩肩接踵的人流裏。本次比賽共有七位選手,經過抽簽,芷欣排在了第五位。前麵四位選手精彩演唱結束後,終於輪到芷欣閃亮登場。
趙樹峰對芷欣的父親張春輝說道:“一號選手音色統一,氣息流暢,但對歌曲的內涵理解不夠到位;二號選手演唱感染力強,台風比較好,但是音樂的節奏感不夠強;三號選手聲音優美,能正確把握歌曲的旋律,但是歌唱表現力不夠強;四號選手明顯遜色許多。因此,芷欣能夠正常發揮的話,獲獎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張春輝說道:“不管她獲獎與否,都要好好感謝你多日的栽培。”芷欣的母親官風燕說道:“我的女兒從小就喜歡音樂,以前老愛跟著VCD唱片裏的音樂載歌載舞。”
親友團屏氣凝神地傾聽著芷欣所演唱的客家山歌《采茶歌》。
話休絮煩,先插句題外話,據史料記載,“客家山歌是客家勞動人民口頭創作、口頭傳誦的一種民歌,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客家山歌由來已久,隨客家先民由中州一帶南遷而來,上承《詩經》遺風,以‘賦、比、興’為主要表現手法,常用‘重章疊句’、‘比喻’和‘雙關’的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第一、二、四句末押韻,多用平聲韻,字句平仄也較講究,以客家口語文字組詞,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朗朗上口,唱腔豐富多彩,節奏自由而富於變化,曲調高亢、嘹亮、抒情、悠揚,富有濃鬱客家地方特色。”
舞台上的她,充分地表現出歌曲的意境,儼然成了茶山上俊俏的小阿妹。一首歌下來,沒有出現明顯的瑕疵,大家欣然至極。就在歌曲接近尾聲時,芷欣冷不丁地打了個寒噤,致使在音準方麵出現較大的偏差。春亮悲愧交集,要不是昨天傍晚在這麼冷的天把她約出來表白,她就不會在陰溝裏翻船。大家繃緊全身的弦,急切地盼望著後麵兩位選手的發揮以及最終的得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