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經濟信息
資訊速覽
2014年本市啟動“融智北京”計劃
從市外專局獲悉,2014年本市啟動“融智北京”計劃,急需緊缺、業內普遍認可的外國專家,無論來京時間長短,均可申請該計劃,入選後將可享受“專家證”有效期延長,子女可在京就學等7項服務。“融智北京”計劃,立足外國專家以及本市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通過更加靈活、開放、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適合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端外國專家來京工作。據了解,隻要是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業內普遍認可的外國專家,無論來京工作時間長短,都可申請入選該計劃。入選的高端外國專家將自動進入“融智北京”專家數據庫,享受7項服務。
本市279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揭牌
在 “2014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本市279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正式揭牌,從2011年至今,本市已先後認定三批共324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24家合作基地分為國際科技創新及產業園區類、國際技術轉移第三方機構類和聯合研究機構及國際合作示範類三種,涉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能源科技、節能保護、高端裝備、社會發展、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領域。據統計,2013年基地單位共投入國際合作相關經費31.7億元,同期投入研發總經費達164.4億元,共引進“千人計劃”專家259人,“海聚工程”專家197人,青年千人專家44人。目前,基地單位與43個國家的582家機構開展合作。
首都科技大數據平台建設將啟動
首都科技大數據平台建設方案4月10日開始征集,政府部門將攜手企業,建設一係列大數據共享共用平台,在推動科技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用於破解空氣汙染、水環境治理、交通擁堵等城市發展難題。此次征集活動由市科委組織,京東、百度、用友、億讚普等互聯網龍頭企業及長風聯盟、市科技金融促進會等大數據領域相關聯盟、協會代表共同發起。據悉, 通過建設首都科技大數據平台,本市希望逐步向社會開放科技數據資源,更好地服務民生。
本市一季度排汙收費8800萬元
8800萬元,這是本市第一季度排汙費開單金額。5月6日,市環保局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本市在全國率先大幅提高主要汙染物排汙收費標準,一季度排汙費開單金額大幅提高,已達8800萬元,是2013年同期的十倍以上。排汙費征收後將投入本市環境治理項目中。
本市專利創造實力全國第一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4月25日對外發布的《2013年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透露,2013年,本市的知識產權創造實力得分高達93.1分,位列全國首位,高出第二名11.1分。同時,本市在專利服務、專利運用方麵也分別名列全國第一和第二,專利綜合實力在全國排名第二。
據介紹,專利實力是指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專利能力的總和。專利實力的研究與發布,以專利實力指標體係為依據,以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導向,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專利能力進行全麵、客觀評價。專利實力指標體係總分為100分,包括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與服務5個一級指標,共含有34個二級指標。
截至2013年底,本市有效發明專利量達8.54萬件,每萬人擁有有效專利數量逾40件,超過了美國每萬人擁有的數量。同時,知識產權產業支撐和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數據顯示,不足全市企業數量四分之一的專利申請企業,對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的貢獻達到50%左右。
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要占GD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