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邊城的少年和風起(1 / 3)

這裏是邊城。

不要問我邊城叫什麼名字,因為邊城本就叫做邊城。這裏是中州帝國最北的地方,再往北,就是草原韃靼的地盤,雖然說這幾十年來,韃靼騎兵已經被中州的步兵方陣給打得千瘡百孔,但畢竟死而不僵,這數十年一直孜孜不倦地襲擾著帝國的邊關,妄圖有朝一日策馬金陵,將偌大的中原據為己有。

可惜,他們的馬蹄從來沒能越過邊城的地界。

隻是因為一個人。

他剛來到這邊城時,隻不過是弱冠年紀,卻憑著手中的三尺青鋒和麾下八百黑營,硬生生擋住了韃靼騎兵足足三十年。他自然是大將軍,如果連他都稱不上大將軍,天下無人可稱之為將。大將軍劉九黑,帝國最堅實的盾,以善守文明天下,以八百自訓黑營駐守邊陲,三十年來韃靼人聞名色變,聞風喪膽,可止潑婦罵街,可止小兒夜啼。

三十年歲月光陰,當年一襲青衫瀟灑北上的青年將領如今已快要上知天命了,可惜的是,這位一直被中州依為國之柱石的大將軍,卻沒有子嗣。

在邊城的大街小巷裏,關於將軍的子嗣這個問題,不知道說了多少年。所有人都望著將軍能有一個後代來繼承他的威名,隻可惜,三十年過去,將軍和他的夫人們,沒有任何的動靜。不止將軍的屬下急,就連邊城的老百姓都急。

誰都知道邊城之所以是今天的邊城,到底是因為誰。如果沒有那位沉默但卻囂張的大將軍,何來邊城每月三日那繁盛已極的大集市?何來三十年百姓平安的日子?甚至,何來街口那餛飩攤子美妙的香氣?若大將軍無後,爵位無人能繼,誰知道朝廷會派來一個什麼東西鎮守邊關?到時的邊城會變成什麼吊樣誰又能預測?

於是,大將軍劉九黑的房中事就成了整個邊城,乃至整個北方最大的飯後八卦話題。

“我看將軍今日出府昂首闊步,今年該有個小子了吧?”

“可不是,聽將軍府裏的下人說,昨夜夫人房裏可是折騰了一晚,將軍早間在餛飩鋪子吃了四大碗餛飩呢,我看今年估計有戲~”

聽著酒樓裏的議論紛紛,吳畏蛋疼地撇了撇嘴,心想大將軍的事什麼時候輪得到你們這些混蛋評價!操球,將軍和夫人的房事也是亂說得的?如果不是因為有任務在身,隻怕吳畏當場就得掀了桌子。

可他現在不能掀桌子,隻能安靜地坐著。作為一名專業的黑營斥候,恩,或者說是預備斥候,冷靜和不為環境所動是個基本的素質。更何況他並不是個沒參加過戰爭的新兵蛋子,自從8歲那年被黑營士兵從死人堆裏麵挖出來之後,他跟著劉九黑的精銳黑營死士大大小小打了數十仗,很多精銳的士兵都死了,但是他沒有死。

他對危險有天生的直覺,並不會冒險做任何對自己生命不利的事情。在戰場上,他衝鋒永遠最勇敢,撤退永遠最堅決。在偵查的時候很多斥候都會衝動地與對方的遊騎交手,但他從來不會。

所以,那些斥候大多已經死了,而他,還好好地活著。

活著,這個基本的欲望,支撐著他在這個血肉紛飛的邊城活了下來。

他的目標是一個坐在窗旁的玄衣商人,這人的麵貌實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根據線人的情報,這人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南明碟子。

諜子麼,一般不可能有高明的武力,畢竟不是誰都能成為諜王那樣的強者,他們大多擅長隱匿偵查,但正麵戰鬥卻不是強項。

這人看起來卻也真的不像個會什麼高明武技的人,甚至在吃飯時還要看看賬簿,翻翻手邊的算盤,然後手指都累得微微顫抖。

就這麼個家夥,怎麼可能是從屍山血海中歸來的“老兵”吳畏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