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的第一要則:帶著目的去做事1?(3 / 3)

新生活從選定方向開始

目的性是一個人生活道路上的“北鬥星”。一個人如果在生活中沒有了目的性,就會如同原來的比塞爾居民一樣,永遠也找不到自己的新天地。

一、新生活從選定方向開始

比塞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裏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因為他們嚐試過很多次都沒有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

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還會轉回到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

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隻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頭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隻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麵。

10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八百英裏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

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鬥星。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裏沒有一點參照物,若不認識北鬥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位年輕人,隻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麵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了,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豎在小鎮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二、改變人生的“藏寶圖”

特麗莎是芬蘭赫爾辛基市一家珠寶公司的職員,她是一個對幸福充滿憧憬的女人,但始終找不到成功的出路,特別是十年前丈夫去世給她帶來的艱辛一直讓她的生活處於一種寧靜的絕望之中。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由經理剛喪偶不久的侄女取代了她的位置,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下麵是她在一篇文章中的自述:我在一家大百貨商店當了7年的簿記員,直到有一天經理那剛喪偶不久的侄女取代了我的位置。

我感到萬分震驚。10年前丈夫去世時留下的房產和一些保險費早已花在了治病醫療上。10年

來我養家糊口,還得供3個孩子上學,根本就沒有積蓄。年紀最大的男孩子剛中學畢業,卻找不著活幹,貼補不了家用。

我一天天地在找工作,隻要能付清房租,維持生計,什麼工作我都不計較。我30歲,身強力壯,能力不錯,而且踏實肯幹,然而就是沒有地方可去。生平第一次我對於未來感到恐懼。也許這回我們不得不申請救濟,這想法使我吃驚。

3個月就這樣過去了。房租拖欠了2個月,房東要我搬走。在我的央求下,他同意再寬限一段

時日。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照常出門求職。路上經過一家報刊攤位時,我停下來瀏覽報刊。我不由自主地拿起那本擺在麵前的雜誌。我隨意地翻開雜誌,瀏覽內容的目錄。思緒混亂的我幾乎意識不到眼前寫的是什麼。

突然一個關於如何製作一幅成功的“藏寶圖”的標題躍入我的眼簾。我買下了那本雜誌,而結果證明這是我們生活的轉折點。

那天我沒有找工作就回家了,從傍晚到深夜,我一直捧著那本雜誌。雖然當時雜誌裏的內容似

乎奇怪而虛幻,我卻並不心存懷疑。我急切地閱讀每篇文章。當我看到那篇關於畫“藏寶圖”如何會帶來成功的文章時,裏頭的某種東西好像緊緊地抓住了我的心,小時候我就一直喜歡遊玩,而這畫“藏寶圖”的主意重新喚起了我舊時的欲望。

那篇文章我看過好幾遍。然後我找來一張紙,開始動手畫我的標誌成功的“藏寶圖”。有多少東西要畫上去啊!首先是一座位於城鎮邊緣的小屋;然後是我一直渴望擁有的服飾和女帽小店。接著,當然是一輛小汽車;小屋裏有一架供女兒們用的鋼琴;屋後的院子滿是花香。

我的熱情迅速高漲,從報紙和雜誌上我剪下各種關於成功與富足的圖片、文字和句子。下一步,我找到了大量的白紙,並開始製作那張地圖了。在中央我貼了一幅小屋的圖片。小屋有著寬闊的門廊,周圍全是樹木和花草。在地圖的一角我擱了一幅小商店的圖片,下方我貼了“特麗莎時裝店”的字樣,旁邊我貼了一些時髦服裝和女帽的圖片。

在地圖的不同位置我放上了一些箴言和警句,全都與成功、幸福、富足、和諧有關。

我不知道我花了多長時間完成那張藏寶圖。而它將是把我們需要和渴望的東西引入我們生活中的必要手段。我已能感覺到自己就在那小屋裏住和在那個服裝店工作。這種對藏寶圖和我相信它必定能帶給我們的一切的心醉神迷,以前我從未體會過。我把那張地圖用平頭釘釘在臥室裏床鋪的最上方,這樣我清晨第一眼看到的和晚上最後一眼看到的便是滿含著我的欲望的“藏寶圖”。

每到晚上,我都會溫習一下圖中的全部細節,直到它幾乎成了我自身的一部分,它是那樣清晰,以至於我隨時都能立刻想起它來。然後在我“沉默”的時期,我看見自己和孩子們在小屋裏出入,擺家具,掛窗簾,談笑風生;我看見女兒們在彈琴、唱歌,而兒子則坐擁書城;然後我看見自己在我的小店裏走動,一臉自豪而幸福,人們進進出出;我看見她們購買漂亮的服飾,付完錢後微笑著離去。

在此期間,我越來越了解了那將事物和不利條件吸引到我們思維中的頭腦會產生多大的力量來將它吸引到我們身邊。我明白了這“藏寶圖”不過是一種讓潛意識記住模式的手段,以便能把成功和和諧的條件帶入我們的生活。在每一個“沉默時期”過後,我總相信我已經得到了,因為在想像中置身於小屋裏和小店裏對我來說就意味著我一定能夠在現實世界裏擁有它們。

當孩子們發現我在幹什麼時,他們也投入到了這個遊戲當中。很快他們都有了自己的藏寶圖。

沒過多久,事情真的開始發生變化。一天遇見我丈夫的一個老朋友,他告訴我他和他妻子要去西

部呆幾個月,想叫我們搬出來為他們看房子。一星期後我們住進了他家。那房子幾乎跟我“藏寶圖”上的一模一樣,很快我的兒子又得到了一份在工程辦公室的兼職。這成為了他秋季上大學的學費來源。

我們在那小屋內住了約2個月。這時我看見當地報紙上登有一則招一名女性經營女裝店的廣告。我按廣告的地址去找。原來店主因為健康狀況不得不放棄幾個月商店的事務,永遠放棄也不一定。很快我和店主達成了協議,由我來經營,開支利潤平攤。

在我們開始製作“藏寶圖”之後的6個月中,我們幾乎實現了圖上所包含的一切。當房子的主人返回之後,他把房子以低價賣給了我們,而現在我們仍住在那兒。

那家服裝店如今也歸我所有。原店主決定不回來營業,所以我每月付給她一筆錢,買下了店麵。生意越做越大、越紅火——這都源於我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的對思想力量的理解。

想像一下你將來的生活方式,繪製一張屬於你自己的“藏寶圖”,然後按圖中所示內容堅持不懈地實現它們。

特麗莎女士的成功告訴我們,新的生活往往始於我們選定的方向的那一刻。事實上,許多人都

以像特麗莎一樣,在自己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藏寶圖”,以幫助自己想像自己渴望的事物並最終獲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