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煤礦兩天之後,一股來自北方的寒潮襲擊了甘肅,晴朗的天空一下子變得陰沉沉的,當天晚上天上就下起了鵝毛大雪,今年冬天的第一場大雪終於來臨了。
大雪紛紛揚揚下了一整夜,早晨起來之後,人們發現肅州城已經被銀白色所覆蓋。
氣溫早已降到零度以下,到北方建工門前排隊訂貨的人更多了,趙劍寒慶幸不已,要是再晚幾天,那兩處煤礦最早也得等到化雪之後才能發現了,搞不好會出現意外。
北方建工的事情已經安排好,剩下的就靠韓文棟他們自己努力了,不過既然已經出來了,趙劍寒也不準備馬上回去,他在肅州城還有其他事情要辦。
上次來肅州城的時候,趙劍寒就發現了一個小印書坊,當時他就留了一個心眼,這次出門,他把這段時間編寫的語文和數學課本的手稿帶過來了,準備在這裏進行印刷。
離過年隻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年後趙劍寒就要到臥虎山莊培養自己的班底,沒有課本教學的效果肯定不好。
趙劍寒和李叔、董雲山踏著厚厚的積雪,來到了那家印書坊,發現這裏的生意很差,一個客人都沒有,一個夥計將雙手攏在衣袖裏,無精打采地坐在火盆邊取暖,看到有客人上門,趕緊站起來招呼,詢問他們要買什麼書。
店麵很小,擺了兩個大書櫃和一個桌子後就沒多少地方了,趙劍寒在書櫃前大致瀏覽了一遍,這裏出售的主要是一些讀書人常用的書籍,還有一些佛經。隨手抽出一本《論語》,翻了翻,皺起了眉頭,這本書不管是紙張還是印刷質量都不咋樣,不過字跡還算是清楚,勉強能用。
趙劍寒問道:“這裏的書都是你們自己印製的嗎?”
平時來買書的都是大人,夥計沒想到這次開口的是一個小孩子,他看了看李叔和董雲山,見他們沒有搭腔的意思,這才回答道:“不全是,上麵一排都是從外地進的,不過公子手裏拿的這本書是本店自己印製的。”
趙劍寒從上一排隨意抽出一本書,看過之後發現質量比原先那本書強不了多少,不禁搖了搖頭,想來這個時代的造紙和印刷水平也就是這個樣子,自己就不必舍近求遠了,就在這裏印省得再跑路。
那個夥計看到趙劍寒搖頭,趕緊開口說道:“公子,小店正在清倉大甩賣,價錢很便宜,比進價還低呢,現在買書最合算不過。”
“嗯?”趙劍寒正準備下訂單呢,聽到夥計的話,改口問道:“怎麼回事?你們掌櫃的準備改行了?”
夥計歎了一口氣,說道:“咱們這家小店開了快一年了,沒有賣出多少書,小店一直在虧本,肅州城的讀書人太少了,掌櫃的實在是支撐不下去了,想在年前把這些書賣掉,年後就準備到張掖那邊去發展。”
肅州是邊境城市,由武將當權,居民大都是軍屬和匠戶,文風不盛,讀書人本來就不多,目前邊境形式緊張,一些富裕的家庭都在想辦法遷往內地,讀書人就更少了,生意的確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