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嘉峪關的路上,趙劍寒還是抱著阿黃和母親乘坐一輛馬車,趙振東和董雲山他們騎馬。
徐氏對兒子在大年初二拜師儀式上的表現依舊耿耿於懷,隻是這幾天是過年,不好多說什麼,這一次同乘一輛車,於是忍不住問道:“寒兒,你是不想讀書了?”
趙劍寒知道母親這幾天不開心,小心翼翼地回答道:“不是啊,孩兒還是很想讀書的,讀書能學到很多本事。”
徐氏追問道:“那你為什麼對程老先生那麼無禮,還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樣的話?”
趙劍寒哼了一聲,說道:“娘,那天你也聽到了,程老夫子看不起爹爹,我怎能拜他為師呢?像他那樣自命清高,實際上什麼事也做不了,跟一個廢物沒多大區別嘛,我才不想做這樣的讀書人呢。”
程老先生挖苦自己的丈夫,徐氏也很不滿,聽到兒子叫他廢物,不禁“撲哧”一聲笑起來了,問道:“那你要當一個怎樣的讀書人呢?”
趙劍寒作出大義凜然的樣子,說道:“孩兒認為讀書之後,應該用學到的本事保衛國家,不讓外族欺負咱們,還要為萬民造福,讓百姓們吃得好、穿得好。”
“咱們家寒兒還是挺有誌向的嘛。”徐氏聽到趙劍寒喊的口號,忍不住“咯咯”地笑起來了,然後乘機引導:“那你就要找個先生好好學習,以後參加科舉,做了官才能保衛國家、造福萬民啊。”
趙劍寒卻說道:“才不呢,當了官整天都忙著算計別人,哪有時間做正事?”
這種思想苗頭可不好,徐氏沉下臉,說道:“你這都是聽誰說的?還是有很多官兒都是為百姓著想的,海瑞你知道吧,百姓們都稱他為海青天,你長大了做這樣的官不好嗎?”
趙劍寒撇撇嘴,說道:“海青天是一個好官,可是他好可憐啊,總是都被人陷害排擠,坐牢都坐了那麼長時間,差點連命都丟了,還有,海大人好窮啊,一個月都吃不上一回肉,總是穿舊衣服、破衣服,娘,你希望孩兒以後當這樣的官兒嗎?”
徐氏一下子被噎住了,兒子考慮問題的角度怎麼這麼怪異呢?別人提到海瑞海大人,都是讚揚他不畏權貴、為民做主的英雄事跡,他偏偏想到的是海大人清貧的生活和坎坷的經曆,不過兒子說的都是實話,明朝的官員俸祿微薄,要當清官就得受窮,還要得罪人,徐氏當然不願意兒子過這樣的生活,可是難道讓他以後當一個貪官嗎?
話題沒法繼續了,趙劍寒逗著阿黃,一路上倒是沒感到寂寞。徐氏則陷入了深思,自從幾個月前兒子受傷醒來之後,就好象變了一個人似的,少了孩童的頑皮,對自己的依戀也大不如以前,能自覺地讀書學習,也懂得禮貌待人了,仿佛一夜之間長大了、成熟了。
以前她還為此感到高興,可是這次在張掖老家,兒子先是擊敗了武藝不俗的趙府護衛副首領,後來在幾乎千夫所指的情況下,從容地證明了自己的清白,其表現出來的機智令她十分震驚,她完全沒想到兒子會變的如此英明神武。
更有甚者,在三天後的拜師儀式上,兒子在大庭廣眾之下,麵對麵的和程老先生爭辯,不光顯示出他對曆史的熟悉,更是展現出自己獨特的觀察世界、分析事物的能力,一個不滿九歲的孩童,有了與眾不同的思想觀念,現在隻用了幾句話就讓自己啞口無言,這讓徐氏感到驚慌和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