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兒子是天才(1 / 2)

第二天一早,趙振東就向兒子通報了他母親的懷疑和自己的應對,讓他提前做好準備,然後就溜到軍營去了。

趙劍寒知道最近自己的風頭出的太過了一些,其他人他都不在乎,可是母親那一關始終是要麵對的,或許是父子倆心有靈犀,趙劍寒也把過關的希望寄托在書本上,為此,在他們回家路過肅州城的時候,他專程溜到“求知”印書坊,挑選了一些前任掌櫃留下來的一些書籍托人帶回了嘉峪關。

果然,上午趙劍寒正在房間裏“學習”,徐氏推門走了進來,閑談了幾句之後,開始旁敲側擊:“寒兒,你這段時間還在看《論語》嗎?”

趙劍寒回答道:“娘,寒兒已經把《論語》看完了,現在真看其他的書呢。”

徐氏假裝生氣,說道:“《論語》博大精深,許多學問高深的飽學之士都要研究一輩子呢,隻看一遍怎麼夠呢?你要先把它背下來,然後逐字逐句地推敲,這樣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趙劍寒仰起小臉,驕傲地說道:“娘,寒兒已經把它全都背下來了,也知道裏麵寫的一些東西。”

說完,他就流利地把《論語》從頭到尾背誦了一遍,其實四書五經的篇幅都不太長,以趙劍寒現在堪稱恐怖的記憶力,早就把這幾本書背會了,這些典籍真正的難度在於斷句和理解,不同的朝代都有一些文學大家批注了自己的理解,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這也是許多文人相互爭論或者攻擊的根源之一。

徐氏當年也在《論語》上下了一番功夫,於是就從裏麵挑出一些比較經典的語句來考兒子,趙劍寒信口說出了自己對這些聖人之言的理解和看法,其中有關自身修養的部分基本上和傳統的觀念相同,他甚至舉出了很多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絕不是簡單地照搬前人的批注,而是自己參悟出來的。

徐氏驚喜萬分,剛要誇獎兒子,沒想到趙劍寒話鋒一轉,說道:“這些道理用來加強自身的修養、對待自己的朋友和同胞都是非常應該的,可以如果把這些行為準則用來對付異族就十分錯誤,特別是一些野蠻的侵略者,和他們講道理、甚至試圖用聖人之言來感化他們,無異於對牛彈琴,應該用刀槍把他們打得服服帖帖才行。”

徐氏愕然,急忙追問他的這些想法是從何而來的,並說道:“聖人有言,有教無類,正因為那些野蠻人不懂做人的道理,我們才應該用聖人之言來感化他們啊。”

於是趙劍寒列舉了大量的實例,從三國兩晉之後,北方遊牧民族對漢人滅絕性的屠殺到蒙古入侵中原之後一次又一次的屠城慘劇,然後說道:“娘,如果不是爹他們這些將士拚死守住了這嘉峪關,寒兒可以肯定,關外的異族一定會衝進來燒殺搶掠,和他們將這些聖人之言有用嗎?”

徐氏被兒子所說的那些慘劇驚呆了,雖然她知道那些異族燒殺成性,可是沒想到漢人遭到了如此慘烈的傷害,有好幾次都差點被滅族,以前從未有人和她這麼說過,她讀的書裏麵也沒有詳細描述過這些悲慘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