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晚飯之後,大部分人都準備歇息了,趙劍寒卻在趙民的陪同下,檢查了孤兒和工匠們安置的情況,在和工匠們見麵的時候,趙劍寒宣布了他們的待遇,每個月的工錢比他們外麵的同行高出近一倍,如果有了創造性的發明,還會重獎。
這些工匠都是自己和韓文棟精心挑選出來的,手藝都很精湛,這次離開家鄉來到這裏參與自己的事業,趙劍寒希望這些措施能給他們一些補償。
許多工匠原本還有些不情願,但是山莊優美的環境以及寬敞的住房給了他們一個驚喜,現在少東家又開出的優厚待遇,工匠和他們的家屬都歡呼起來,就連一路的疲勞都消失了不少。
趙劍寒鼓勵工匠們相互之間多多交流,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自己也會拿出許多新技術和他們分享。對此,許多工匠都不以為然,當然秦向武和吳青山他們那些與趙劍寒在楊樹村共事的人,知道趙劍寒的本事,眼裏都露出了興奮的光芒。
傳子不傳女,這是中國工匠的傳統,趙劍寒也知道僅憑自己幾句話是無法改變的,以後的日子裏,趙劍寒會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技術,當他們看到自己引以為豪的手藝不過是小兒科的時候,趙劍寒相信他們會改變這種觀念的。
視察了一圈以後,趙劍寒將一些負責人召集起來在二樓的會客室開會,部署今後的工作。參加會議的有趙民父子、董雲山、秦向武、吳青山和工匠首領馬濤。
馬濤也曾經是趙振東的手下,和韓文棟他們一起組建了北方建工,他原來是製造處的首領,負責管理北方建工的大部分工匠,待人真誠,心思細膩,很受工匠們的尊重,將製造處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韓文棟特意把他派過來,聽從趙劍寒的調遣。
馬濤離開軍隊以後,生活過的非常艱難,在北方建工的這兩個月使他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他心中對老上級的感激不下於韓文棟,上次趙劍寒到肅州,鼓勵他們加快發展,當時馬濤也在場,親身感受到了小公子的睿智,這次能到臥虎山莊也是他積極要求的結果。
會上,趙劍寒指派馬濤繼續管理他帶來的工匠,他們的首要工作,是修建一個磚窯和一個生產水泥的立窯。
趙劍寒想把這裏建設成一個教育培訓基地和科學研究基地,他的規劃包括鋼鐵冶金、基礎化工、玻璃製造、水利紡織等多個項目,這些項目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所以趙劍寒準備先生產水泥、磚瓦和耐火磚。
趙民仍舊是臥虎山莊的大管家,他將帶領那些仆人做好後勤保障工作,維持莊園的正常運轉,此外還要負責照顧好那些孤兒的生活起居。
趙民的兒子趙勝是山莊護衛隊的首領,他們將接受董雲山他們的訓練,包括正規的騎兵戰術和隊列、火槍射擊等方麵,趙劍寒給了他五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山莊護衛隊要轉變成一隻能打硬仗、反應迅速的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