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鑄造(1 / 2)

石墨坩堝雖然碎了,可是粘土坩堝經受住了考驗,試驗繼續進行,石英砂和純堿融合到一起,然後進行水淬,得到了一種近乎於無色的晶體,泡花堿的製作終於完成了。

泡花堿是肥皂、洗衣粉這些洗滌用品中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時它還可以應用於製造砂輪等重要的工業製品,泡花堿也是一種粘合劑,在印染、鑄造等多個行業中應用廣泛。

有了泡花堿,其他的工序就要簡單許多,隻要用普通的鐵鍋和爐子就可以了,趙劍寒指揮工匠們先用水將燒堿化開,在加入植物油,加熱直到出現分層的情況,等到皂液中的雜質和汙水都分離出來之後,再放入一定比例的食鹽,攪拌均勻,繼續加熱和攪拌一段時間,熄火並將鍋蓋蓋好,讓其自然冷卻,幾個小時以後就可以出鍋了。

經過了剛才皂化和鹽析的過程,鐵鍋裏上層的皂液就是皂基,下層的汙水可以用來提煉甘油,趙劍寒讓工匠們小心地把這些“汙水”收集起來保存好。

然後在另一口鍋裏先用水把火堿化開,再把上好的動物油脂和皂基、鬆香按一定的比例放進去,加熱攪拌,直到再次出現分水的現象,靜置五個時辰以後出鍋。

第二天,趙劍寒他們取出上層的皂液,加入一定量的液化泡花堿和香料,攪拌均勻,就做成了香皂。

由於采用的都是上好的原料,香皂呈現出柔和的乳白色,散發著淡淡的香氣。趙劍寒滿意地點點頭,讓工匠們將其切成小塊,每個人拿一塊回去試用。

趙劍寒自己試用以後感覺不錯,和前世那些香皂比起來相差不多,至少感覺比“胰子”強多了,於是讓工匠們把整個製作流程記錄下來,然後換不同的動物和植物油脂進行試驗,爭取找到最優的配方。

另外,這座加熱爐不僅僅用來製造泡花堿,既然爐溫能達到一千四百度以上,那麼用來融化鋼鐵也是沒問題的,這樣一來,臥虎山莊就可以進行鋼鐵鑄造了。

趙劍寒把所有的工匠們集中起來,對著實物向工匠們講述了利用餘熱的原理和蓄熱室的必要性,小公子的“奇思妙想”讓他們大開眼界,紛紛對趙劍寒豎起了大拇指。

實際上,自從他們來到臥虎山莊之後就驚奇不斷,全新的分工協作方式讓他們的生產效率提高了不少,大型水車驅動的紡織機械讓他們讚歎不已,更重要的是小公子對工匠的重視,把他們比喻成推動社會發展的英雄,給了他們比外麵的同行高出很多的待遇,並提供了寬鬆的工作環境,鼓勵他們進行各種創新,這一切都讓他們非常感動,都為自己能夠跟著這樣一個東家感到慶幸。

秦向武和吳青山在這裏幹得非常舒心,也學到了很多新奇的手藝,他們開始認真地考慮趙劍寒的建議,把全家都搬到這裏來,他們甚至想動員師傅和師兄弟們也搬過來。

講完加熱爐的原理之後,趙劍寒宣布下次開爐將會煉製鐵水,讓他們一起製作幾種模具,等到下一批鐵水出爐,就可以製作一些以前無法做出來的東西。